本文目录一览: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主要指交易性金融资产,我觉得区别有:
1、目的不同(概念中能体现这一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要持有一直到固定日
2、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衍生工具,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重分类为其他,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也有限定条件和惩罚性。
4、取得时(初始计量)对交易费用处理不同,前者不记入成本,而记入“投资收益”,后者记入成本,但要在利息调整明细中体现;
5、后续计量不一样,前者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而后者是对摊余成本用实际利率法来调整。
6、前者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等,而后者不能是股票,因为股票没有明确的到期日
再者,还要注意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区别,如果是管理者是想在持有当期影响损益,就把它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想让公允价值变动记入权益(资本公积),那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处置时才能记入损益(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也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记入成本中。
不知我总结的合适不,大家可以补充和改正。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主要指交易性金融资产,我觉得区别有:
1、目的不同(概念中能体现这一点)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有明确的意图和能力要持有一直到固定日
2、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衍生工具,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非衍生金融资产;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得重分类为其他,而持有至到期投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也有限定条件和惩罚性。
4、取得时(初始计量)对交易费用处理不同,前者不记入成本,而记入“投资收益”,后者记入成本,但要在利息调整明细中体现;
5、后续计量不一样,前者公允价值变动记入当期损益,而后者是对摊余成本用实际利率法来调整。
6、前者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等,而后者不能是股票,因为股票没有明确的到期日
再者,还要注意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区别,如果是管理者是想在持有当期影响损益,就把它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想让公允价值变动记入权益(资本公积),那就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处置时才能记入损益(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相关交易费用也和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记入成本中。
不知我总结的合适不,大家可以补充和改正。
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并确定了分步实施新修订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方案,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
新修订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作为金融资产分类的判断依据,将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三类。
对于每一类金融资产应该如何核算,根据准则应用指南并参考注会考试的教材,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基本的会计处理分录,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债权投资”。
1、债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2、债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利息调整摊销额,也可能在借方)
3、出售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或借方)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涉及的主要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
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一)如果属于债务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债权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
——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注:若购买的债券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则购买价款中包含的利息,记入“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其他债权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4、出售其他债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投资收益
或相反分录。
(二)如果属于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科目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企业取得金融资产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3、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4、出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成本)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该分录有可能借方)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差额计入留存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其他综合收益
贷: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分录。
作者:老顾(正保财税咨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