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柏树,可以说浑身都是宝,它的树脂、树油、果实、枝节、树叶都能入药使用。而以侧柏的种子柏子仁和侧柏叶在临床上应用得最为广泛。柏子仁性味甘、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用。柏子仁配伍酸枣仁、茯神、地黄、当归、五味子、远志、人参等,可以治疗惊悸、失眠。另外,以柏子仁、 *** 仁、松子仁适量搭配,研末服用,能够治疗老人或产后便秘。柏树的叶子性味苦、涩,寒,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用。我们取侧柏叶3700克,加水煮浓缩成1:2的稠膏,加入300克侧柏叶细粉,烘干,每次服2克,每日3次,治慢性支气管炎,疗效颇佳。新鲜侧柏叶适量,水煎服,治百日咳,又治溃疡病合并出血。如果把鲜侧柏叶浸泡到70%的酒精中,然后用这个药液涂擦毛发脱落处,能够有效治疗秃顶。
松柏的特点:
较幼时的树冠为金字塔形,树枝多呈轮状着生。幼苗出土、子叶展开以后,首先着生的为初生叶,螺旋状排列,线状披针形,叶缘具齿。初生叶行使叶的功能1~3年后,才出现针叶,通常2、3、5枚成束,着生于短枝的顶端。
每束针叶基部有叶鞘,早期脱落或宿存。叶肉组织中的树脂道的位置在成年植株比较恒定,可分为外生、中生、内生3种类型。松树针叶横切面中可见1或2个维管束,特殊环境下可在双维管束松树中出现维管束合并的情况。
球花单性,雌雄同株。球果多数由种鳞组成,成熟后木质化。种鳞的 *** 增厚部分称鳞盾,鳞盾先端的瘤状突起称鳞脐。有的树种鳞脐具刺,有的无。球果成熟时种鳞张开,种子脱落;但少数树种种鳞则长期保持关闭状态。每个种鳞具种子2粒,种子上部具一长翅,少数具短翅或无翅。
松树最明显的特征是叶成针状,常2针、3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黄山松的叶2针一束,白皮松的叶3针一束,红松、华山松、五针松的叶5针一束。
象征意义:
1、喻意坚贞。
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喻意长寿。
在寿宴常听到的祝福语常有“祝你老如松柏,福寿康宁”,松树十分耐寒,在严寒之下松树的针叶也不会脱落,松树为长青之树木,有谓 “松鹤同龄”,所以有些图画亦画上松树白鹤,以示长寿。
松树对陆生环境适应性极强。它们可以忍受-60℃的低温或50℃的高温,能在 *** 的矿质土壤、砂土、火山灰、钙质土、石灰岩土及由灰化土到红壤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贫瘠,喜阳光,因此是著名的先锋树种。
松柏树原是寒带和高山生长的树木,由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御寒构造。松柏树的叶一般都缩小呈针形、线形或鳞片形,由于叶片面积小,因而水分不容易蒸发散失。有的叶片具有厚的角质或蜡质,有的着生有很厚的绒毛。
松柏树的叶子在冬季虽然还是绿色的,但比起春、夏、秋季,颜色要差多了。这是由于冬天气温低,叶内叶绿素的生成受到限制,而花青素相对增加了,所以叶子就有些发红。这种颜色的变化,能减弱叶内的光合作用,使树木生理活动变得缓慢。这对于保证松柏树安全过冬是非常有利的。
通常讲的柏树,是柏科树木的总称。全世界至少有150种柏树,我国产29种,引入15种。柏树适应性很强,四海为家,定居于岩石山地,照常枝绿叠翠。它既能忍受40°C的酷署,又能承受-31°C的严寒,因此被称为“改造大自然的功臣”。
在我国的古刹寺庙,名胜古迹处,常常可以看到古柏参天,荫蔽全宇。生长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皇帝陵的庙院内的黄陵古柏,高达20米,胸围10米,传说为轩辕帝手植,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著名的台湾“阿里山神木”——红桧,高58米,胸径6.5米,材积504立方米,树龄三千多年。古人赞誉柏树为“百木之长”。孔子曾说:“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崇尚松柏,他的老家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庙院内,至今古柏林立。
我们常见的侧柏,又称柏树、香柏,属柏科,常绿乔木,是我国特产树木。树高20米,胸径1米。侧柏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毒气体具有中等抗性,吸滞粉尘的性能较强。中医以嫩枝、叶、种仁入药。枝叶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吐血、鼻衄、便血、尿血及慢性气管炎。种仁性平味甘辛,有安神、润燥的功能,主治失眠、便秘等症。用叶水煎外洗,可治漆疮、皮炎。
侧柏的枝叶揉碎,有浓香,可提取芳香油。侧柏木材坚实、细致,有香味,是建筑、造船、制家具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