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苯甲醇易溶于乙醚,且乙醚与水互不相溶,可用乙醚作为萃取剂,分液时,应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加入盐酸可生成苯甲酸,经重结晶析出,
故答案为:乙醚;苯甲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与水互不相溶;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析出晶体;
(2)应选择试剂C,原因是苯甲酸在溶剂C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有利于重结晶分离,分离时要趁热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防止苯甲酸冷却后结晶析出,洗涤时可用蒸馏水,防止引入其它杂质.
故答案为:C;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除去不溶性杂质,防止苯甲酸冷却后结晶析出;D;
(3)n(NaOH)=0.1000mol/L×24.65×10-3L=2.465×10-3mol,
则试样中苯甲酸的物质的量为2.465×10-3mol×
100
25
=9.86×10-3mol,
质量为9.86×10-3mol×122g/mol=1.203g,
试样中苯甲酸的含量为
1.203
1.220
×100%=98.6%,
故答案为:98.60%.
(1)乙醚 (1分)
苯甲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与水互不相溶 (2分)
从下口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2分)
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析出晶体 (2分)
(2)C (1分)
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较快 (2分)
除去不溶性杂质,防止苯甲酸冷却后结晶析出 (2分)
D (1分)
(3)98.60 %
略
(1)由苯甲酸甲酯的合成和提纯的步骤可知,反应装置为C,然后水洗为F、萃取为E、A装置进行水洗除去苯甲酸,选D过滤,最后蒸馏为B,则实验装置的顺序为C→F→E→A→D→B,故答案为:C;F;A;B;
(2)C中除了15g苯甲酸和20mL过量甲醇外还需要浓 *** 作催化剂,需要沸石防止暴沸,故答案为:浓 *** ;沸石;催化剂;防止暴沸;
(3)C中加热,反应物转化为气体,则冷凝管可使反应物冷凝回流,A中固体Na2CO3可与产品中混有的苯甲酸反应,则作用为除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故答案为:冷凝回流;除去苯甲酸甲酯中过量的酸;
(4)氢氧化钠和苯甲酸甲酯不互溶所以混合物会分层,苯甲酸甲酯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酸钠和甲醇,苯甲酸钠和甲醇能互溶,当溶液不分层时说明G装置中反应完全,故答案为:不分层;
(5)由实验装置图可知,水解生成苯甲酸钠和甲醇,冷却后苯甲酸钠与盐酸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生成苯甲酸,溶解性很小,则过滤得到的白色固体物质的名称为苯甲酸,故答案为:苯甲酸.
(1)平衡压强,使甲苯顺利滴入三颈烧瓶
(2)冷凝回流,提高甲苯的利用率 a
(3)便于控制温度和使容器受热均匀 B
(4)分液 蒸馏
(5)冷却、过滤 AgNO 3
(1)观察装置图知,支管将漏斗与三颈烧瓶连通,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
(2)甲苯易挥发,冷凝回流能提高甲苯的利用率;冷凝管下管口进水,能提高冷凝效果。
(3)容器中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2/3,也不宜低于1/3,本实验中混合液总体积约为55 mL,选择容积为100 mL的三颈烧瓶最合适。
(4)甲苯不溶于水,苯甲酸钾溶于水,滤液已分层,所以操作Ⅰ是分液而不是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