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区别如下:
VP是金算盘管理软件,运行于标准应用服务器之上的应用中间件产品,解决了跨平台应用、开发、实施的难题,提高了管理软件的客户化能力。
VPP(Virtual Power Plant):虚拟发电厂,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个创新模式,可以在达到建设常规电厂和相应输配电系统的同时,提高电能使用效率和减少用户电力消耗。
作用
建设“能效电厂”不仅有助于缓解电力紧缺,还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因而可以和常规电厂一样成为一种资源。
不难理解,“虚拟电厂”的核心不在于发电而是在于节电,通俗地讲就是用改造高耗能设备进行节约,节约下来的电能等于建一座发电厂。建设虚拟电厂还有很多好处,一是不需要耗煤,在我国煤炭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项措施可以利用现有的电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二是不需要占地,把工厂建在虚拟的世界里,而把效益带到真实的世界来。三是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建成这样一个电厂,比建一个真实的电厂还要好。
“虚拟电厂”解决电力危机的思路还体现在对电力供求形势的极大适应性。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发电大国,我国的电力供应规模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因此如果把困扰着我们的“电荒”问题完全归结为发电规模,显然是不合适的。
“虚拟电厂”又称“能效电厂”是通过减少终端用电设备和装置的用电需求的方式来产生“富余”的电能,即通过在用电需求方安装一些提高用电效能的设备,达到建设实际电厂的效果,因为需求的减少等于电网对于其他部分供应的增加。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建设“能效电厂”不仅有助于缓解电力紧缺,还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因而可以和常规电厂一样成为一种资源。 不难理解,“虚拟电厂”的核心不在于发电而是在于节电,通俗地讲就是用改造高耗能设备进行节约,节约下来的电能等于建一座发电厂。建设虚拟电厂还有很多好处,一是不需要耗煤,在我国煤炭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项措施可以利用现有的电能创造出更大的效益。二是不需要占地,把工厂建在虚拟的世界里,而把效益带到真实的世界来。三是不需要考虑环境污染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建成这样一个电厂,比建一个真实的电厂还要好。 “虚拟电厂”解决电力危机的思路还体现在对电力供求形势的极大适应性。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发电大国,我国的电力供应规模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因此如果把困扰着我们的“电荒”问题完全归结为发电规模,显然是不合适的。 高耗能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严峻的问题。据相关统计,中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1倍。能源利用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无疑是造成电力紧缺的症结之一。能耗高的另一面就是节电潜力大,,中国的高耗能设备应用较多,照明设备、锅炉、制冷空调等都有待提高效率。据测算,中国终端用电设备的总节电潜力约为2000亿千瓦时。国家发改委的节能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要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节电来完成。 “虚拟电厂”的解决思路在我国有着非常大的市场潜力,对于面临“电力紧张和能效偏低矛盾”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 Vpp:编程电压
虚拟电厂通过协调控制、智能计量以及信息通信等技术聚合 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通过更高层的软件构架实现多个 DER 之间的协调优化运作,达到资源的优势配置和使用,并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虚拟电厂”通过Hightopo 的可视化协调控制减小了以往 DER 并网对公网造成的冲击,降低了 DG 增长带来的调度难度,使配电管理趋于合理有序,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虚拟电厂是 DER 投资组合的一种灵活表述。可基于用户需求、负荷预测和发电潜力预测,从而制定发电计划,参与市场竞标。在本地 *** 中,DER 运行参数、发电计划、市场竞价等信息由虚拟电厂提供。
聚合多样化的 DER 实现对系统高要求的电能输出是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实际上,一些可再生能源发电站(如风力发电站和光伏发电站)具有间歇性或随机性以及存在预测误差等特点,因此,将其大规模并网必须考虑不确定性的影响。这就要求储能系统、可分配发电机组、可控负荷与之合理配合,以保证电能质量并提高发电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