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答:新生儿护理常规
1、居室环境
新生儿的房间应清洁,室温以22—24℃为宜,并保持适当的湿度。每天应开窗通风20—30分钟。家具和地面要每日湿察湿拖。室内还应阳光充足,以便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
2、应用物品
新生儿所用物品,包括衣物、被褥、食具、洗涮用具等均应单独存放和清洗。奶瓶、杯碗等应每日蒸煮消毒。
3、衣着
衣服更好选用柔软的棉绒制品,宜宽松,不应有扣子,边缘平整,没有线头布丝等,以免缠绕婴儿的手足指趾。系带不可过紧,以防勒伤。如果是在箱柜中储藏过的衣被,用前要先取出吹晒,因为樟脑类防早剂可引起某些婴儿发生溶血病。目前不少新生儿都使用一次性尿布,有些孩子皮肤较敏感,可能会引起尿布疹,此时,应换用旧析布做尿布。
4、喂养
如果喂母乳,首先母亲要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换洗内衣,每次喂奶前应洗手和用温水擦洗 *** 和 *** 。母亲如患有乳腺炎、乙型肝炎等较严重的急、慢性感染时,应停止哺乳,改为配方奶粉喂养。
5、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非常薄嫩,要注意清洁卫生。脐带脱落之前,不宜盆浴。可每天用温毛巾擦净面部、颈部和腋下。便后应清洗会阴和臀部,洗后涂少许植物油。脐带脱落后可以洗澡,如条件允许,冬季每周洗一次,夏季应每日洗澡,应选用无 *** 性的香皂和浴液,浴后用软毛巾轻轻擦干。夏季在皮肤皱褶处可涂少许婴儿爽身粉,注意不要直接向颈部撒粉,防止被婴儿吸入气道。
6、五官护理
注意外耳道及鼻孔的清洁,但不可随意挖耳道及鼻孔。如有鼻滋闸堵塞鼻孔,可用消毒棉签轻轻擦出。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禁忌擦洗口腔。有的新生儿牙龈上可见黄白色小颗粒,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俗称“马牙”,属正常生理现象,切勿挑破以防感染。另外,在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俗称“螳螂嘴”,有利于吸吮乳汁,亦不可挑破。
7、预防感染
应对探望新生儿加以限制,家中亲属如患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时,更不应接触新生儿,以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8、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更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 *** ;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新生儿通常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但未满月的宝宝不宜长时间睡眠,家长应该每隔2~3个小时弄醒一次,以方便喂养。
9、脐带护理
在新脐带未脱落时,每天用75%的酒精擦洗脐部一次,然后用消毒纱布盖上,不要放盆内洗澡。脐带脱落后,可以不用纱布,但必须保持脐部干燥清洁。发现脐部有红或有脓性分泌物,则应进行消炎处理。
儿科急诊护理基本程序 急诊护理在抢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无容质疑的。在抢救过程中,医生的每个抢救意图都要成为各项措施有护理人员去落实完成,护理人员的每项操作完成的速度与质量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败。急诊护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以对付各种各样的抢救治疗。急诊护理基本程序:初步判断,病情评估——建立静脉通路——配合抢救,对症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安全转运。 初步判断,病情评估 之一个接触急症病儿的人通常是护士。在医生到来之前必须迅速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对伤情进行分类。危及病儿生命的首要问题是什么?随后才能明确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需要通知什么人?需要准备和使用哪些急救器材?只有判断准确,方能处理得果断无误,有条件者借助监测仪评估。病情判断重点: 1、反应和皮肤情况
反应的程度即确定患儿是否清醒?对声音、疼痛有无反应?查看小婴儿面色是否呈灰色、灰白色、青紫?年长儿面色呈苍白色?皮肤粘膜,鼻床和手掌、足底是否变苍白、暗黑和冰凉?躯干和四肢是否出现花纹状?及时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测定仪进行监测。 2、呼吸情况
新生儿要给予哭啼 *** 。观察胸部运动,感觉从口中呼出的气体,听诊呼吸音。及时应用心肺监护仪来判断。 情况Ⅰ:没有呼吸和呼吸不足者,应立即开通气道,即将病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伸展颈部;同时去除口咽分泌物、呕吐物或异物。在保持气道通畅情况下进行人工呼吸,选择口对口;使用复苏器;气管内插管通气。 情况Ⅱ:有呼吸者,应保持气道通畅,供给氧气及足够的呼吸支持的治疗。注意观察呼吸质量,包括频率、节律、深度、性质。 3、脉搏情况
触摸大动脉搏动,1 岁以下应选肱动脉、股动脉;1 岁以上触摸颈动脉。听诊心尖部心音。应用心肺监护仪来判断。 情况Ⅰ:没有脉动或脉弱者,则立即进行胸部按压术。胸部按压一定要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联合编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2000年版)建议,按压-通气比值,婴儿为 5:1,≥8 岁儿童为 15:2 。按压次数 100次/分。 情况Ⅱ:有脉搏者,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通过心电监测观察心血管功能。 4、疾病种类
通过看、问、摸、嗅、查来判断是中毒,其他脏器疾病,还是意外伤害,而后抓住主要情况进行对症处理。 建立静脉通路 静脉通道的建立几乎是每个抢救病儿所必需的。更好建立 2 个有效通路。在短时间内,应优先选择平时较为熟练的外周静脉穿刺。有经验的护士首选脐静脉(新生儿)、股静脉插管。如失败,可尽早考虑实施静脉切开或骨髓内输液。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儿科学会联合编著《儿科高级生命支持》(2000 年版)推荐,在小儿心肺复苏时,如果建立可靠静脉通路的尝试 3 次失败或 90 秒内不能建立,应首先建立骨内通路。若 3~5 分钟静脉通路不能建立,应通过气管插管给予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有条件者尽快应用输液泵调节输液。以保证药物疗效和输液量。 配合抢救,对症护理 首先要求人员和物品在最短时间内到位。护士要正确及时地执行治疗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执行口头医嘱应做到听、问、看、补。即听清医嘱;再问一遍;看清药名;及时补写。同时做好科室内外的协调工作。要根据不同病情出现的各种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 *** 。 病情观察 病儿的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动态变化是护士观察最基本的项目。危重病儿一般病情复杂,变化快,要求病情观察贯穿于病儿救治过程的始终。病情观察体现在护士与病儿接触的每时每刻和每个环节中。护士给病儿进行每项治疗操作时都可能获得最新的信息。因此,护士要具备较高的症状判断认知能力,以使病情观察结果及时、可靠且有预见性和有效性。 护理记录 详细完整的护理记录是医疗文件又是法律依据。护理记录要求:1、时间准确无误 。2、对病情描述恰如其分,准确可信。3、简明扼要,系统完整。4、清晰无涂改。主要记录内容包括:病儿情况:临床表现;病情变化的时间;重要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病儿对治疗的反应。诊治情况:采取抢救措施时间、地点及内容,如行复苏术起止时间及 *** 等。用药情况:种类、时间、剂量 *** 。 安全转运 要求:1、运输工具牢固稳妥。2、转送过程中要轻、稳、快。3 、保证病人各种管道通畅和保暖。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5、交接手续清楚。要直接交接,交病情、交药物治疗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猩红热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与感染性疾病有关。
2.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消耗过多、摄入不足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瘙痒有关。
1.发热护理
(1)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高热时给予适当物理降温,但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
(2)急性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励并帮助病人进食。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
(3)遵医嘱及早使用青霉素G,并给溶菌酶含片或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的朵贝尔液漱口,每天4~6次。
2.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及脱皮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可用消毒剪刀修剪,以防感染。
3.预防并发症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每周送尿常规检查两次。
4.预防感染的传播
(1)隔离患儿: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即解除隔离。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
(2)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换气或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3%氯胺或漂白粉澄清液消毒,被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如食具、玩具、书籍、衣被褥等,可分别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曝晒等。
(3)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并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红霉素3~5天以预防疾病发生。
(一)培训内容
相关知识: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
案、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等
(1)专业知识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及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
2)掌握早产儿、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3)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如早产、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缺血缺氧性
脑病、新生儿肺炎、脐炎等的病因、症状、体征、处理原
4)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儿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免疫
系统等疾病,如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高热惊厥、
儿脑炎、ル童心脏病、小儿心カ衰竭、川崎病、小ル腹泻、小儿贫血、
小儿肾病、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小儿麻疹、水痘、猩红热等)的病
因、症状、体征、处理原则。
5)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病情观察、治疗要点、护理措施
6)熟悉儿科常用药物(如祛痰药物、镇静药物、抗感染药物、解痉
药物、急救药物等)的相关知识及药物剂量换算。
7)熟悉儿科常用化验检查(如血常规、尿便常规、血生化、血培养
血胆红素等)结果的临床意义
8)熟悉儿科常见急危重症患儿的急救配合要点
(2)专业技术
1)掌握小儿静脉输液、静脉采血、雾化吸入、氧疗、吸痰、灌肠、
新生儿及小儿心肺复苏等操作。
2)掌握更换尿布法、人工喂养法、新生儿沐浴法、新生儿气道护理
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
3)掌握暖箱、辐射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经皮黄疸仪的使用及消毒
*** 。
(3)健康指导
1)掌握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
2)掌握早产儿、支气管肺炎、腹泻、意外伤害等患儿的健康教育
(二)培训要求
轮转新生儿病房和儿童病房期间,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能够参与并
负责护理新生儿和儿童疾病患者,规范提供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
护理和健康指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