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确诊特异性皮炎后,常外用药和内服药同时治疗。
外用药治疗
1、润肤剂
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和皮肤干燥是特异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环节,必须强调润肤治疗的意义,应足量和经常使用,通常而言,每周需要使用 250 g 软膏。有人推荐富含神经酰胺的润肤剂作为特异性皮炎的基础治疗,保护和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沐浴有助于清除皮肤污垢和微生物,可每日或隔日一次在 32~42℃ 水温下沐浴 10~15 分钟,浴后擦干皮肤后应立即(3 分钟内)使用保湿润肤剂,例如无香味的凡士林软膏。
2、外用糖皮质激素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特异性皮炎的一线治疗,根据强度不同,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分为弱效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中效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曲安奈德乳膏,强效如糠酸莫米松,超强效如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
原则上,初治时应选用强度足够高的制剂(强效或超强效),炎症控制后逐渐过渡到弱、中效制剂。儿童应选择弱中效制剂,或用润肤剂适当稀释乳膏,面部或外 *** 位采用弱效激素。肥厚性皮损可封包治疗。在使用润肤剂后 10~15 分钟外涂糖皮质激素软膏有助于提高渗透和减少用量。
3、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乳膏,两种药物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而无皮肤萎缩和眼部副作用,所以可用于面部皮损。吡美莫司用于轻中度特异性皮炎,他克莫司用于中重度特异性皮炎,儿童建议用于 0.03% 浓度,成人用 0.1% 浓度。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或序贯使用。
4、其他外用药
氧化锌糊剂、黑豆馏油软膏对特异性皮炎有效,生理盐水、1%~3% 硼酸溶液和其他湿敷药物对控制急性期渗出疗效较好,多塞平乳膏具有一定的止痒作用。
系统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对于瘙痒明显或伴有睡眠障碍、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可选用之一代或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赛庚啶、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以及其他抗过敏和抗炎药物如孟鲁司特、酮替芬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阻断「瘙痒 - 搔抓」的恶性循环。
2、抗菌药物
对于病情严重的特异性皮炎患者,尤其是有渗出或继发细菌感染者,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如氟氯西林、红霉素控制病情。
3、糖皮质激素
原则上应尽量避免或少用系统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如用药 7 天,然后在 2~3 周内逐渐减量,但减量或停药不应过快,以防病情反跳。
4、免疫抑制剂
对于症状严重,且其他治疗无效的特异性皮炎,可口服环孢素、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环孢素起效更快,但需密切监测胃肠道反应等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
多塞平,也就是多虑平,属于镇静类药物,并不是激素类药物。
服用后睡眠质量提高才导致体重增加。
这种药物适于治疗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疾病。
不良反应较少且较轻微。【治疗初期可出现嗜睡与抗胆碱能反应,如多汗、口干、震颤、眩晕、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其它有皮疹、 *** 性低血压,偶见癫痫发作、骨髓抑制或中毒性肝损害。】
但对于失眠,不宜长期服用,以免形成依赖性(一旦停药,会造成更严重的失眠)。
盐酸多塞平片主要成份为盐酸多塞平,不属于激素类药物,主要是抗抑郁作用,也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服用期间应该注意副作用,有多汗、口干、震颤、眩晕等,甚至诱发青光眼,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