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饮食注意:煎炸烧烤烟熏食物、腌制食品少吃、不要熬夜、少吸烟、勤锻炼、学会缓解焦虑抑郁、缓解压力、不乱吃雌激素补品;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原因
不同的异常情况造成的原因也不一样。一般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出现两种情况: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原因:
1、造成甲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是碘缺乏。甲状腺制造甲状腺激素需要碘,饮食中碘过少会造成甲状腺不能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含碘的食物:如三文鱼、海鱼、羊肉、金枪鱼和鸡蛋等。
2、获得性甲减最常见的一个原因是一种叫“桥本甲状腺炎”的疾病。这种情况是由于患者自身体内的防御系统攻击甲状腺,引起甲状腺无痛性炎性反应,能够破坏甲状腺,消弱其工作能力。
3、其它导致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的原因包括:手术切除甲状腺、状腺放射碘治疗后、头颈部的放射治疗后、甲状腺先天缺陷等。
4、脑垂体和下丘脑是保证甲状腺正常工作的器官,当这两个器官出现疾病时,也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
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
1、造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一种叫“Graves病”的自身免疫疾病。它有家族聚集倾向,在年轻女性中多见。
2、另一个原因就是“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很常见,其中5%为恶性结节,因此医生通常会对甲状腺结节做进一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生长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如果结节产生过多激素,患者就会有甲亢症状。而食物中碘缺乏可能是结界生长的因素之一。
3、其它造成甲亢的原因包括:甲状腺炎、服用过量的甲状腺激素等。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
1、甲状腺异常很容易引起皮肤钙化,让皮肤看起来很厚,干燥,容易出现鳞状皮肤。
2、头发生长也是甲状腺的功能之一。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也会引起毛囊的变化。荷尔蒙的分泌过量会引起头皮变薄,头发变少。荷尔蒙分泌不足引起大量脱发。
3、甲状腺的异常会引起排便的异常。如果激素分泌少,就会降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能量的消耗,引起便秘或者频繁上厕所。
4、女性出现月经周期不固定,月经周期不是延长就是减少。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经期不稳。
5、容易出现健忘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
6、甲状腺的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们焦虑,分泌过少会引起人民沮丧和疲惫。
7、甲状腺也是人体的恒温器。如果激素过量会引起新陈代谢增加,人们就表现出爱出汗。如果激素分泌过低,人体就会畏寒。
8、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激素分泌超过正常水平,人体新陈代谢快,体重就会突然减低。如果分泌过少,新陈代谢慢,体重就会增加。
9、甲状腺分泌过量或者不足都会引起甲状腺肥大,引起颈部肿大。
是的. 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由于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致使垂体TSH分泌增多,在这种增多的TSH长时期的 *** 下,甲状腺反复增生.
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简称IDD)是由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缺少碘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不足而引起的一组地方病。它不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大(简称地甲病)和地方性克汀病(简称地早病),而且包括碘缺乏地区出现的孕妇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新生儿死亡率增高;更严重的是碘影响胚胎、婴幼儿、儿童的脑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损害。碘缺乏对成人也有不良影响,造成智能、体能低下,在碘缺乏病人中,地甲病和地克病症状最明显,最早被人发现,其病人数分别占碘缺乏病人的20%和1~10%,而轻度脑损伤高达5~30%,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高达30%。总之,碘缺乏在人类发育的不同阶段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使患者表现出纷繁不一的种种疾病形式,特别严重的是智力损害,有些损害甚至无法弥补,但这些疾病通过纠正碘缺乏可以预防。
常见的碘缺乏病症有四种:
①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病),是由于环境缺碘而引起的地方病,是IDD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甲状腺增生、肥大,形成恶性循环,缺碘者的脖子愈来愈粗,造成粗脖子病。
②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同地甲病一样,主要发生在严重缺碘地区,它对人的健康危害较大;由于胚胎期和新生儿严重缺碘,甲状腺激素缺乏,造成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和其它器官或组织发育分化不良或缺陷,典型临床症状与体征是智力低下、聋哑、生长发育落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甲肿。
③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亚克汀病)是存在于缺碘性地甲肿和地克病流行区的一种碘缺乏症,患者以轻度智力落后为主要表现(智商在69以下),并伴有轻微神经系统损伤、体格发育障碍或激素性甲功低下的人。这些人缺乏典型地克病的临床特点,因此很容易被人忽视,有时被认为是“正常人”。
④怀孕妇女(胎儿)、婴儿、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缺碘症状。怀孕期妇女缺碘不仅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还会危及胎儿,从而导致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克汀病、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以及新生儿甲低。儿童期及青春期缺碘主要导致地甲病、甲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成人缺碘将导致甲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应该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吧
抗利尿激素(ADH)
抗利尿激素(又称加压素)是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的9肽激素,经下丘脑—垂体束到达神经垂体后释放出来。其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 *** 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此外,该激素还能增强内髓部 *** 管对尿素的通透性。
1.主要作用
改变远曲小管和 *** 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影响水的重吸收;增加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和内髓部 *** 管对尿素的通透性,使髓质组织间液溶质增加,渗透浓度提高,利于尿浓缩。
2.作用机理
抗利尿激素与远曲小管和 *** 管上皮细胞管周膜上的V2受体结合后,激活膜内的腺甘酸化酶,使上皮细胞中cAMP的生成增加;cAMP生成增加激活上皮细胞中的蛋白激酶,蛋白激酶的激活,使位于管腔膜附近的含有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上,增加管腔膜上的水通道,从而增加水的通透性。当抗利尿激素缺乏时,管腔膜上的水通道可在细胞膜的衣被凹陷处集中,后者形成吞饮小泡进入胞浆,称为内移(internalization)。因此,管腔膜上的水通道消失,对水就不通透。这些含水通道的小泡镶嵌在管腔膜或从管腔膜进入细胞内,就可调节管腔内膜对水的通透性。基侧膜则对水可自由通过,因此,水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后自由通过基侧膜进入毛细血管而被重吸收。
如:大量饮清水后,血液稀释,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素分泌减少,肾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结果排出大量低渗尿,将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此现象称水利尿(water diuresis)。
3.影响抗利尿激素(ADH)释放的因素
调节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动脉血压。
①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可明显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大量发汗。严重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使机体失水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使肾对水的重吸收活动明显增强,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相反,大量饮清水后,尿液被稀释,尿量增加,从而使机体内多余的水排出体外。例如,正常人一次饮用100ml清水后,约过半小时,尿量就开始增加,到之一小时末,尿量可达更高值;随后尿量减少,2-3小时后尿量恢复到原来水平。如果饮用的是等渗盐水(0.9NaCI溶液),则排尿量不出现饮清水后那样的变化。这种大量饮用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称为水利尿,它是临床上用来检测肾稀释能力的一种常用的试验。
②循环血量的改变,能反射性地影响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 *** 了容量感受器,传入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中枢,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后叶系统释放抗利尿激素,从而引起利尿,由于排出了过剩的水分,正常血量因而得到恢复。血量减少时,发生相反的变化。动脉血压升高, ***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此外,心房尿钠肽可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 *** 其分泌。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导致体内代谢活动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一、临床表现:
1.畏寒、软弱无力、少汗、动作缓慢、精神萎靡、疲乏少言、嗜睡、智力减退、反应迟钝、偶有精神失常,如抑郁、痴呆、木僵等。
2.体重增加、面部及四肢浮肿。
3.食欲不振,腹胀,便秘。
4.皮肤逐渐变干,粗,毛发脱落。
5.心慌、气短,偶有心前压疼痛或压迫感。
6.耳鸣,听力减退,声音低哑。
7.四肢,肩背肌肉及关节疼痛,手部精细动作不如以前灵活。静息时手足麻木,活动后消失。
8.女性月经量增多或紊乱,部分患者可有溢乳;男性阳痿。两性 *** 都减退。
二、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情志 *** :由于精神 *** ,导致肝气郁结,肝郁致脾虚,则运化失常,内生湿痰;或脾虚气弱,正气亏虚,气虚无力帅血,致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经络阻塞,血水不利,则见浮肿,闭经等症状。
2.饮食不当:由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中气不足,运化失常,饮食水谷不得运化,痰饮内生;痰湿壅盛,阻碍气机,损伤脾阳。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弱,日久则肾火滋养,以致脾肾双亏,则见食欲不振、畏寒肢冷、嗜睡懒动、全身浮肿等症状。
3.外邪侵袭:多见风热毒邪,从口鼻入侵,毒邪结聚于颈前,则见咽部及颈前肿、痛;若过用寒凉之物,内伤阳气,虽颈部热毒祛除,疼痛消失,但可见发音低沉、怕冷,甚至浮肿等症。
4.手术创作或药物中毒:由于施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或服用某些有毒药物(如治疗甲亢的西药),损伤人体正气,致使脏腑失养,机能衰退,可表现一系虚损证侯。
本病的病程关键为阳气虚衰。肾为先天之本,且为真阳所居,人身五脏诸阳皆赖以肾中元刚生发。真阳虚微以致形寒神疲,可见命门火衰之象。但甲状腺激素之不足是其基本原因,激素是属于阴粘,故其病理还涉及肾精不足,阳虚之象是”无阴则阳无以生”的病理表现,是阴病涉及阳所致。部分病人有皮肤干燥、粗糙、大便秘结、舌红苔少等症,也是阴津不足之象。甚至出现肾阴阳两虚的证侯。此外,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阳也衰,肌肉失去濡养,则见肌肉无力,或肢体肌肉疼痛。脾主统血,脾虚则血失统藏,妇女可见月经紊乱、崩漏等症,常伴有贫血。肾阳不足,心阳亦鼓动无力,可见心阳虚衰的证侯,以脉沉迟或缓多见,至此全身温煦功能更差,以致肢冷、体温下降,甚至津血运化失常,聚而成湿、成饮、成痰而见肌肤浮肿。总之,甲减这种病,肾虚是其主要病理,其中肾精不足是其根本原因,肾阳不足则是关键,病变又常涉及心脾两个脏器,导致脾肾阳虚和心肾阳虚。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清总T4测定在临床甲减或粘液性水肿病人中常低于39mmol/L(3ug/l,)。血清T3测定,轻症患者可在正常范围,重症患者可以降低;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亚临床甲减,部分患者血清T3、T4均正常。因此T4降低而T3正常可视为早期诊断甲减的指标之一。
2.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测定:其正常值为0—4mmol/L (0—4gIU/m1),以10mlU/L (10UIU/m1)为高限。本病因甲状腺本身被破坏引起者,TSH显著增高,常人于20mlU/L (20UIU/ml)。
3.甲状腺吸131碘率明显低下正常,常为扁平曲线,而尿中13l碘排泄量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