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直接打出来?????
您真有创意……
现在稳定版的Linux内核源码在600万行左右
即便是最初的那个可以稳定运行的v0.11版Linux内核的代码也有2万多行
还不要网址,还直接打出来……
你当Linux操作系统是你平时练手的小程序呢……
想学习源码建议不要直接看最新版的代码,
600万行的代码量相信你不会愿意一行一行的去看……那样能看到你八十岁生日去……
但有挑选的看的话对新手来说不现实,既不知道怎么挑,挑出来也未必能看懂
建议去看Linux v0.11版的源代码或者Minix的源代码
(Linux和Minix内核结构有所不同,如果是为了学习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操作原理,可以学Minix,因为这个系统写出来就是为了给学生们上课学习用的。而如果是为了学习Linux内核原理,那还是看Linux早期版本的源码吧,毕竟和Minix在构造上还是有区别的)
推荐去OldLinux网站看v0.11的源代码
还有一本书:同济大学的赵炯博士写的《Linux内核完全注释》
网上有电子版,也能买大出版的书籍。这本书就是对Linux v0.11内核代码的完全注释和解析,对于学习Linux内核非常有帮助
Linux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的源代码是公开的, 各个版本的Linux,包括从内核到许许多多的应用程序的源代码, 以及可执行文件都可以免费从互联网上下载。 你也可以通过光盘得到Linux系统,和一般的软件不同的是, 你可以合法的和你的朋友分享Linux光盘。很显然Linux光盘的价格不会很高, 之一,因为你可以免费从网上下载;第二,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合伙凑钱买一套Linux光盘, 再和你的朋友分享使用。 Linux和一般的软件不同,是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的。 举个例子来说: 如果朋友家有张非常漂亮的窗子,但是这窗子是95牌的, 那么你仿制是违法的,如果这窗子是X牌的,或者说牌子是GPL, 那么你仿制就不违法。如果你不想违法,但又想要漂亮的窗子, 答案是选择自由软件。选择Linux。 Linux准确的说,是一个系统内核,它是最初在91年, 由芬兰的了不起的学生Linus Torvalds发起, 接着又有全世界的志愿者加入进来开发的。 现在有一些软件公司在做Linux的生意, 著名的有RedHat,SuSE以及Caldera等等, 这些公司发布自己的基于Linux内核的一整套的Linux系统: 这些整套的系统通常包括有:一个C语言及C++编译器,Perl脚本解释程序, 外壳Shell,图形用户界面X窗口系统,包括有X Server以及众多的应用程序等等。 这些整套的Linux系统按照习惯叫做Linux发布(distribution)。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Linux发布是RedHat公司的RedHat Linux。 以前使用广泛的Slackware,现在也还有许多人在使用, 我自己的之一个Linux系统就是Slackware,现在我玩的是Debian, Debian和其他的Linux发布的不同之处在于:Debian是完全由志愿者开发的, 不像RedHat和SuSE,是由软件公司所支持的。 RedHat是使用最广泛的Linux发布,并且RedHat公司现在得到了Netscape, 以及Intel的支持,前景看好,根据一般的看法Redhat也是最容易上手的Linux发布。 SLackware和RedHat相比要稍微复杂一些,这主要是指软件的安装方面, 由于RedHat使用rpm打包系统,安装新软件简单到只要一行命令即可。 而Slackware往往要从源代码重新编译,稍微费事一些。 SuSE也是基于rpm打包系统,SuSE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对X窗口系统的支持非常好, SuSE的吉祥物是一只绿色的蜥蜴,非常可爱。 Debian基于自己的Deb格式的打包系统,但是它也可以安装rpm软件包。 Linux可以运行在DEC公司的Alpha机上,也可以运行在Sun公司的Sparc机器上。 当然也可以运行在Intel公司的386以上的机器上。 编写的好的源代码可以不经修改的在各种不同的Linux平台上直接编译安装运行, 但是显然,不同的硬件平台之间的可执行文件是不兼容的。 但是一个特别针对Intel机器的rpm软件包是可以轻易的在for Intel的RedHat,SuSE,Debian, 以及Slackware上安装运行起来的。 RedHat,SuSE,Slackware以及Debian等各个发布之间的另一个不同是, 它们都带有自己的系统管理工具。 RedHat使用著名的控制面板+Linuxconf, Debian使用臭名昭著的dselect(为什么说臭名昭著?因为它非常难控制, 我自己只要有可能,就尽量不碰它) Slackware使用pkgtool, SuSE也有自己的管理工具。 Linux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它的各个部分:内核,应用程序, 库程序是有机的结合的。并不是固定的死死的,碰都不能碰。Linux的内核的版本号是XX.XX.XX格式的,由三个数字组成, 之一个数字是主版本好,第三个数字是辅版本号,中间的数字如果是奇数, 表示这是一个开发版的内核,如果是偶数,表示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可靠的内核。 一般来讲,除非你正在研究Linux内核,或有特别的需要, 否则不要摆弄奇数版本的内核。 今天演示的第三个部分是Linux下的软件。常常有人抱怨Linux缺乏有效的软件的支持, 这在一定情况下的确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对Linux了解太少, Linux平台上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应用软件。 并且Linux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的支持。 这段时间炒的非常火的Oracle,Sybase等等大型数据库的Linux版本就是一例。 Linux下不但有类似于PhotoShop的免费的图像编辑软件:gimp, 还有免费的类似于3DS的三维设计软件:MoonLight。 并且所有这些软件,你都可以得到源代码。 Linux下的图形用户界面是基于X窗口系统的, 这也秉承了Linux的一贯传统:开放的,有机结合的。 XFree86只是图形界面的服务器,上面可以运行各种不同的窗口管理器, 现在著名的窗口管理器有AfterStep,WindowMaker,以及Enlightenment。 有的窗口管理器做得非常的漂亮,真是叫做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另外,如果你不喜欢花哨的窗口管理器,你可以选择wm2或者9wm, 它们只占用非常少的系统资源,我自己经常使用的就是9wm。 有了X服务器和一个窗口管理器,你就有了图形用户界面。 你就可以运行Gimp或者Moonlight了,甚至你还可以运行Doom和quake! 现在还有一批程序员正在为Linux开发免费的,开放源代码的红色警报。 对Linux的一个最主要的批评是:Linux缺乏支持。 坦白的说,就我自己作为一个个人用户来讲,我觉得Linux的支持非常的好。 我曾经在安装Debian的时候遇到几个问题, 到Debian的Mail List里发信询问了一下,几个小时后就得到了答案。
linux的tcp-ip栈代码的详细分析
1.数据结构(msghdr,sk_buff,socket,sock,proto_ops,proto)
bsd套接字层,操作的对象是socket,数据存放在msghdr这样的数据结构:
创建socket需要传递family,type,protocol三个参数,创建socket其实就是创建一个socket实例,然后创建一个文件描述符结构,并且互相建立一些关联,即建立互相连接的指针,并且初始化这些对文件的写读操作映射到socket的read,write函数上来。
同时初始化socket的操作函数(proto_ops结构),如果传入的type参数是STREAM类型,那么就初始化为SOCKET-ops为inet_stream_ops,如果是DGRAM类型,则SOCKET-ops为inet_dgram_ops。对于inet_stream_ops其实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了stream类型的socket操作的一些入口函数,在这些函数里主要做的是对socket进行相关的操作,同时通过调用下面提到的sock中的相关操作完成socket到sock层的传递。比如在inet_stream_ops里有个inet_release的操作,这个操作除了释放socket的类型空间操作外,还通过调用socket连接的sock的close操作,对于stream类型来说,即tcp_close来关闭sock
释放sock。
创建socket同时还创建sock数据空间,初始化sock,初始化过程主要做的事情是初始化三个队列,receive_queue(接收到的数据包sk_buff链表队列),send_queue(需要发送数据包的sk_buff链表队列),backlog_queue(主要用于tcp中三次握手成功的那些数据包,自己猜的),根据family、type参数,初始化sock的操作,比如对于family为inet类型的,type为stream类型的,sock-proto初始化为tcp_prot.其中包括stream类型的协议sock操作对应的入口函数。
在一端对socket进行write的过程中,首先会把要write的字符串缓冲区整理成msghdr的数据结构形式(参见linux内核2.4版源代码分析大全),然后调用sock_sendmsg把msghdr的数据传送至inet层,对于msghdr结构中数据区中的每个数据包,创建sk_buff结构,填充数据,挂至发送队列。一层层往下层协议传递。一下每层协议不再对数据进行拷贝。而是对sk_buff结构进行操作。
例如:想在Linux系统下查看cat命令工具的源码, *** 如下:
1、查看工具的路径
$ whereis cat
cat: /bin/cat /usr/share/man/man1/cat.1.gz
2、查看工具所属的包
$ dpkg -S /bin/cat
coreutils: /bin/cat
coreutils就是cat的源码包名
3、下载工具源码包
$ sudo apt-get source coreutils
[sudo] password for lizh:
正在读取软件包列表... 完成
正在分析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树
正在读取状态信息... 完成
需要下载 10.8MB 的源代码包。
获取:1 maverick/main coreutils 8.5-1ubuntu3 (dsc) [1,891B]
获取:2 maverick/main coreutils 8.5-1ubuntu3 (tar) [10.7MB]
获取:3 maverick/main coreutils 8.5-1ubuntu3 (diff) [21.5kB]
下载 10.8MB,耗时 42秒 (254kB/s)
gpgv: 于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13时49分55秒 CST 创建的签名,使用 RSA,钥匙号 21B2133D
gpgv: 无法检查签名:找不到公钥
dpkg-source: 警告: 对 ./coreutils_8.5-1ubuntu3.dsc 校验签名失败
dpkg-source: info: extracting coreutils in coreutils-8.5
dpkg-source: info: unpacking coreutils_8.5.orig.tar.gz
dpkg-source: info: applying coreutils_8.5-1ubuntu3.diff.gz
这个一般linux的源代码都是放在/usr/src/目录下面。你可以到这里面看一下,你也可以到linux的官方网站去下载:。
Linux的内核源代码可以从很多途径得到。一般来讲,在安装的linux系统下,/usr/src/linux目录下的东西就是内核源代码。
对于源代码的阅读,要想比较顺利,事先更好对源代码的知识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对于linux内核源代码来讲,我认为,基本要求是:1、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2、对C语言比较熟悉,更好要有汇编语言的知识和GNU C对标准C的扩展的知识的了解。
另外在阅读之前,还应该知道Linux内核源代码的整体分布情况。我们知道现代的操作系统一般由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 等组成。看一下Linux内核源代码就可看出,各个目录大致对应了这些方面。Linux内核源代码的组成如下(假设相对于linux目录):
arch 这个子目录包含了此核心源代码所支持的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核心代码。如对于X86平台就是i386。
include 这个目录包括了核心的大多数include文件。另外对于每种支持的体系结构分别有一个子目录。
init 此目录包含核心启动代码。
mm 此目录包含了所有的内存管理代码。与具体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内存管理代码位于arch/-/mm目录下,如对应于X86的就是arch/i386/mm/fault.c 。
drivers 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驱动都位于此目录中。它又进一步划分成几类设备驱动,每一种也有对应的子目录,如声卡的驱动对应于drivers/sound。
ipc 此目录包含了核心的进程间通讯代码。
modules 此目录包含已建好可动态加载的模块。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代码。不同的文件系统有不同的子目录对应,如ext2文件系统对应的就是ext2子目录。
kernel 主要核心代码。同时与处理器结构相关代码都放在arch/-/kernel目录下。
net 核心的 *** 部分代码。里面的每个子目录对应于 *** 的一个方面。
lib 此目录包含了核心的库代码。与处理器结构相关库代码被放在arch/-/lib/目录下。
scripts 此目录包含用于配置核心的脚本文件。
Documentation 此目录是一些文档,起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