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业项目 >> 正文 提交收录

2017年煤炭行业形势(近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行情)

时间:2022年06月08日 01:06:26

本文目录一览:

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煤炭行业目前的发展还可以,但是发展前景不被看好。

煤炭作为一种能源,会产生环境污染,属于被淘汰的行业。虽然在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的比例依然很高,但是现在对煤炭的使用量和比例也都正在逐步下降,发展前景其实并不被看好。

我国的煤炭行业发展前景怎样?

二十一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阶段。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实现经济翻两番。在确保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中,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煤炭资源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煤炭资源的经济价值将在未来得到不断提高。

从2007年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这14年也是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预计未来14年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7.5%,到2020年GDP总量将由2005年的18万亿元增加到54万亿元,按现行市场汇率计算,折合6.7万亿美元;人均GDP将由2005年的1700美元提高到4800美元。改革开放以来27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54,今后15年按0.5计算,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按3.75%计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包括煤炭在内的能源需求增长明显加快,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煤炭行业面临巨大发展机遇,其发展具有诸多有利因素: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煤炭行业在能源供应中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巩固了其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地位;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保障了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等。

(1)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煤炭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可能

我国煤炭需求与国民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增长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我国煤炭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一些工业如钢铁、电力、化工、汽车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和居民生活等用煤相对较大,引发了煤炭需求量的快速增长,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煤炭需求旺盛的势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国际国内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一个国家能源消耗的多少,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居民的消费结构、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以发电、钢铁、建材、房地产、家用电器迅速发展为代表的重工业化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结构迅速升级、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速,为煤炭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据统计,我国1985-2005年煤炭消费量对国民经济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53。“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约为7.5-8.5%,年均煤炭消费增长量约为4-4.5%。

经济的高速发展必然带动电力、钢铁工业用煤继续快速增长,建材工业用煤基本维持不变,煤化工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相关下 *** 业的发展为煤炭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2)能源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工业是关系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能源发展格局是“以煤炭为主体,以电力为中心”,将煤炭列入国家能源规划的重要位置。煤炭是确保中国未来20年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资源,其经济价值将在未来稳步提高。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在未来较长的时间里,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拥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它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到60%以上。我国电力燃料的76%、钢铁能源的70%、民用燃料的8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至于煤炭。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3)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抑制不合理能源需求的同时,坚决关闭非法和不具有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推进煤炭资源整合,清理在建项目,控制超能力生产,较好地抑制了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总量的过快增长。《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的。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国家不仅确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的战略地位,而且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这将有利于我国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4)技术创新为煤炭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煤炭行业带来了无限生机,随着煤炭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化矿井先后建成投产,大大提升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水平,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成为煤炭开采主流。目前,我国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直接液化技术,我国目前也正在进行液化煤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商业化可行性研究;水浆煤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质,减少了污染,为煤炭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另外,目前全球面临能源短缺、资源类产品日益紧缺等问题,因此,未来煤炭在人类社会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价值也会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

煤矿的发展前景怎样

在煤矿投资应该是可行的,主要是要找对煤矿,不能乱投,有些煤矿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巴不得有人来投资,可是有好多的煤矿前景是相当不错的,主要是缺乏资金,如果是这样子的话,就值得投资了。

煤炭行业现状是什么样

如果退回到黄金十年,“煤炭电商”会显得荒谬和不可思议,其生存的土壤也异常贫瘠。如今,它已经成了煤炭行业人士耳熟能详的一种交易方式。

从2012年下半年到今天,煤炭业的苦日子已经持续了3年有余。三年之间,煤价虽偶有抬头,但都如昙花一现。没有需求的支撑,涨价都显得力不从心,即使是大型煤企集体挺价,也抵不过市场供需的法则。

2015年1月份至6月份,动力煤消费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都呈直线下降趋势。3月份同比下降比例高达16.57%。2015年6月份以来,神华煤炭价格“五连降”,优惠政策频出,仍没有挽救整体颓势。纵览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近五期的数据,从7月22日的417元/吨到8月18日的410元/吨,一个月的时间跌幅7元/吨。

然而,与煤炭行业的境况截然不同,近年以来,煤炭类电商发展得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可查到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超过80家,其中,比较活跃的煤炭电商平台有20家左右。在“互联网+”的理念上升到国家层面之后,煤炭电商的发展速度更为迅猛。传统的煤炭行业要“触电”,煤炭企业也逐渐从看不起、看不懂煤炭电商,到如今转变为主动拥抱电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节省交易成本。传统的煤炭贸易,煤企卖煤需要开拓市场,从开发客户、拜访客户,到签约、交付、结算,整个流程周期长、花费高。煤炭电商平台通过互联网将煤炭企业、贸易企业、下游用煤企业和第三方服务企业拉拢在一起,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然后在线或线下咨询、洽谈、签约,使用平台提供的物流、质检、金融等服务,实现货物的交付和结算。足不出户,完成整个交易,大大节省了传统贸易环节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二)降低交易风险。看不到煤不敢付款,拿不到款不敢发煤——传统煤炭贸易中的煤质风险、资金风险一直是痛点。公正、权威的第三方质检和支付可以为交易双方搭建起信任的桥梁。真正的第三方煤炭电子交易平台以服务著称,质检和支付是必不可少的服务环节。平台合作的质检机构对委托煤源进行全程跟踪,确保下游买家不因煤质风险蒙受经济损失。买方可以将交易资金提前冻结在平台合作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待收到卖方货物并确认无误后点击付款;同时,卖方在看到买方冻结的货款后,也可以安心地发货,从而避免货款风险。

(三)提高交易效率。真实的供求信息,完善的线上成交系统,成熟的物流、质检和金融服务是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这样一个平台,用户看到的是电脑或手机屏幕上的交互页面,还有最后交割的煤炭或结算的货款;用户看不到却能切身感受到的是跨越全产业链的一整套服务体系。煤炭交易,尽在指尖。

越是在困境中,越要打破传统思路,尝试新的交易方式。煤炭电商作为“互联网+煤炭”的代表性实践,正在快速地发展壮大。利用好它的服务体系,为煤炭销售采购再加把劲儿。是创造煤炭行业巅峰的时候了!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截至2013年10月30日,我国共有32家煤炭企业发布第三季度报告,根据Wind数据统计,28家煤炭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下滑,占比高达88%,其中,安泰集团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下降幅度更大,同比下降344%,远兴能源同比下降260%,宝泰隆同比下降146%。同时,持续下跌的煤价使多数煤炭企业的业绩大幅下跌,甚至亏损,其中兖州煤业亏损最为严重,前三季度亏损5.88亿元。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祝建梅认为,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煤炭下 *** 业需求疲软,煤炭库存高企,煤价持续走低,致使多数煤炭企业出现较大幅度的亏损,我国煤炭市场呈现一片惨淡景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逐年提升,2007年原煤产量为22.95亿吨,2011年产量增加至35.20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0%以上,到2012年达到36.50亿吨,同比增长3.80%,增速较上年有所下降。2013年1-6月,我国原煤产量为17.9亿吨,同比下降3.7%。

我国进口煤的继续增加,加剧了国内煤市的压力。一方面,减少了对国产煤炭的需求;另一方面,国际煤价的时涨时跌,导致国内煤价的不稳定。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保持高位,进入四季度,国内外煤价走势出现分歧,国内煤价小幅回升而国际煤价持续小幅下跌,价差逐步拉大,全年我国累计煤炭进口2.89亿吨,同比增长29.8%。2013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煤炭1.58亿吨,同比增长13.3%。煤炭进口量的持续增加对国内煤炭产生较大的冲击。

总之,目前我国煤炭整体情形不太良好,产能过剩比较严重,市场需求下降,再加上进口煤炭的冲击,我国煤炭行业前景不容乐观。

未来几年估计也跟现在差不多,属于低迷状态。而且随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清洁能源的利用范围将会得到更大利用,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比例将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