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病房管理的内容
病房管理不仅包括医疗、护理等技术工作的组织实施,还有行政和生活等管理,是一项细微而复杂的工作。加强病房管理工作的目的,主要在于是病房保持一个有利于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环境。病房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的住院管理、探视与陪护管理、膳食调配管理、卫生隔离管理、病房物资装备管理、医疗护理技术管理、医务人员的工作组织管理、病房环境管理等。
1.病房工作人员管理。为了使病房工作能正常运转,首先必须将病房医、护、工各类人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排班,使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对护理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
2.病房管理。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病房情况,协助病人熟悉环境。护士应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密切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建立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由护士长负责征求病人或家属对医疗、护理、饮食、服务态度的意见。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并使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与及时治疗,严格执行陪护制度,教育家属和亲友遵守探视时间和要求。
3. 物品、器材、药品管理。为了适应医疗、护理业务的管理,病房内要经常保持一定数量的物品,如精密仪器、器械、药品、家具、被褥、餐具、医疗表格以及一般生活用品等。要求供应及时、方便医疗抢救,减少忙乱和浪费,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物品管理。物品要有计划领取,即保证需要,又做到不积压、不浪费、不丢失、不损坏,保管人员要掌握物品管理 *** ,加强库房管理,建立进出登记本,物品摆放整齐,防止虫鼠咬坏。
(2)医疗器械管理。仪器设备要由专人保管,因放置在固定位置,定期检修,并设有仪器档案,要经常保持性能完好,以适应紧急需要。
(3)药品管理。病房内常备药与剧毒药要分开管理,专人保管,固定数量和位置,有标记、有账目,发放药品要建立查对制度,准确无误。
4. 护理技术管理。护理技术管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其核心是护理业务质量。护理业务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有了良好的护理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护理技术管理内容包括:制定护理标准、技术操作规程,疾病护理常规,各项规章制度,新业务、新技术的管理 *** 和防止交叉感染的措施。以及护理资料档案的管理等。
二、病房管理的 ***
1. 制度化管理。它是运用各种病房制度进行管理的一种 *** 。病房管理制度是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的规定;对病员及其家属的要求;诊疗全过程中可能出现医疗事件的防范,以及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等,对关键性制度如病历书写、急症抢救、手术前讨论、查房、会诊、查对、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消毒、隔离制度等严格执行并应经常检查实施情况,使管理制度起到维持医疗工作正常运行,规范人员行为的作用。制度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加强教育工作:让医务人员充分理解执行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奖惩分明,持之以恒:各项护理工作要做到有章必循,按章办事,一丝不苟,严加管理。并要经常开展检查评比,做到奖惩分明;相对稳定,不能朝令夕改:任何一项制度只有相对稳定,人们养成习惯,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频繁变更,即使是合理的制度,也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经过一段实践,随着情况变化,出现不完善的地方还是应该修改的。
2. 规格化管理。良好的诊疗环境,便利工作的各种设置,使医护、病人共处在能调解双方情感,利于诊疗的气氛中是诊疗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规格化管理就是病房的房间布置、设备、床位和室内物品用具等均按照统一规格、统一陈设要求设置和安排,做到设备、物品四固定(固定规格、数量、位置、负责人),具有整齐划一、便于工作,减少事务、杜绝浪费、医护协调和提高效率等优点。规格化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筑设计统一: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处置室、换药室、专科仪器检查室、隔离室、实验室、配膳食、浴室、洗漱室、物品库、厕所等应统一规格。新建医院应在建筑设计是进行统筹规划,已建成的医院要进行设方面的改造。
(2)病房设备统一:病房所需器械柜、药品柜、处置台、换药车、服药车、治疗车、病例车、办公桌、椅等设备的数量、样式、规格要统一,位置要固定。
(3)病房物品统一:病房内的床铺、床头柜、小凳、窗帘、呼唤灯、水壶、饮水杯、脸盆、拖鞋、痰盂等物品的装备数量、式样、规格要统一,陈设摆放位置要统一,床头牌及编号要统一。
3. 程序化管理。住院诊疗过程是对人体实行诊疗,其本身具有侵袭性,在解除病人病疾的同时也带来损伤,治疗同时也有某些副作用,个人诊疗行为差别较大,某些诊疗措施还具有盲目性,诊疗判断标准掌握的也有随意性,因此必须规范医疗技术标准,减少随意性,提高自觉性,保证医疗质量,实现医疗安全。程序化管理就是按照医疗、护理工作的程序进行病房管理。特是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正常运行,减少随机调度,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 *** 之一。
医疗技术 *** 标准多为原则性规定,如各种疾病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医疗技术操作标准,是实际技术操作的程序要求和质量要求,如各科通用的技术操作常规,各专科诊疗技术操作常规等。医疗技术规范应结合本院实际及操作中关键环节做出明确清楚的程序规定。制定各项工作程序应包括从主任医师至实习医师,从护士长至实习护士、护理员和卫生员等不同职别人员每周、每日工作程序。如临床护理程序有:收集资料、评估护理需要、制定护理目标、执行护理计划、评价护理活动的效果。集中病人抢救如能按照程序进行,则能减少忙乱,提高抢救效率。
4. 病房标准化管理。医疗、护理工作要有科学的标准,按照标准工作就能减少随机性,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如制定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标准,出院标准、转归标准、手术分级标准,护理级别标准等。
儿科工作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开展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由科主任组织领导实施科室各项工作。
二、要教育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遵守卫生颁发的《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建立医德考核评价制度。
三、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针对儿童疾病常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且缺乏自诉病情的能力,检查不合作等特点,因此,除健全完善全院共性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应注意加强以下几点:
(一)诊断耐心、细致,治疗及时、恰当、有效。
(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三)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儿童保健,搞好卫生宣传教育。
四、抓好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正确处理差错事故,认真吸取教训。
五、实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六、紧密结合临床,组织业务学习,进行学术交流讲座、临床经验交流,更新知识,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按规定及时组织疑难病历讨论、死亡病历讨论。落实危重病人报告制度和家属谈话制度等。努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益。
是我上网找的,你参考参考吧
1 热爱护理专业、巩固专业思想,爱岗敬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
我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很强的专业,护理工作是保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护理病人、恢复健康、救死扶伤的一门科学,因此,护士长要热爱专业正确对待本职工作,加强对所属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做好传、帮、带以实际行动起模范带头作用十分重要。护士长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脏、不怕累、吃苦在前,处处以身做则,把平凡的工作和祖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才能在护理病人、恢复健康的工作中做到全心全意,才能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护士长对业务要熟练、技术要精益求精,必须掌握多的医学知识,工作也就主动,也就能带领大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护理工作做好,使病人早日康复。
2 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护士长的工作千头万绪,从何抓起?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护理工作不能单靠护士长去干,而需要整个病房医、护、工、病员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全体护理人员。首先要抓好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不能光靠嘴巴,要有实干精神,要在干中指挥,对同志要一视同仁,按原则办事,错了当面批评,表扬好的,帮助差的,教育护理人员,看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护士长要作风正派,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同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本职工作。
3 相信领导、依靠群众,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相信领导、善于走群众路线是搞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护士长对上级的指示要认真贯彻执行,对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人人都要遵守,特别是护士长更要言行一致,模范的执行制度,认真的去贯彻,严格去要求。护士长在贯彻执行制度时要一抓到底,大胆管理不怕得罪人,使各项制度不断巩固落实,创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
4 抓紧业务培养,做好传、帮、带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一些青年护理人员对专业思想不巩固,觉得护理工作简单没干头、没奔头,不就是会打针、发药、试表就行吗?对基础护理不重视,有的怕脏、怕累,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护士长工作任务是艰巨的,要帮助教育护理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对待工作上的分工不同,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句话,护士长工作作风好,业务上过的硬,无菌观念强,就能带出好的护理队伍。1990年陇西县 *** 、卫生局、陇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三家举办护理培训班聘任我为《基础护理》课 *** 教师,在给学生讲课的过程中,我以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结合课本知识由浅到深给学生反复讲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工作在医疗中的地位等等。当这些学生们走向自己所学的专业和热爱的护理工作岗位后,各自都以极大地热情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有部分同志已成为临床护理骨干。
5 不断提高行政领导与组织管理能力
护士长是病房的总管家,病房管理有一定的科学性,管理得好,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在这方面护士长应该做到:
5.1 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督促、有检查、不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5.2 建立健全会议制度,如病房晨会、生活、工休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等。
5.3 建立病房护理工作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预防交叉感染,加强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探视陪住制度、工作人员好人好事、责任护理、考勤考核制度等,抓好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甚为重要。
5.4 合理排班、科学分工,根据病房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思想水平、工作表现,本着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节省人力,做到科学分工、职责清楚、分工明确、一环套一环,防止脱节,真正做到有条有绪、忙而不乱。
5.5 严格要求,大胆管理:①为病人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指导卫生员搞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好卫生宣传,维护病区的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②病区药品,财物及急救用品的管理:药品、普通药品要固定基数、定期领取;毒麻限剧药品要加锁保管、严格交接班和使用权限;大型医疗器械、被褥、家俱应固定数量,帐物相符,定期清点,加强管理,注意节约。
5.6 加强与各部门科室的联系:要提高护理质量、管好病房,除院主管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外,各兄弟科室特别是后勤部门的支持配合非常重要,把护理工作搞上去,护士长在联系工作中还要注意态度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