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3.1.2.1 人口状况
平鲁区现辖2镇11乡379个行政村。据2014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平鲁区总人口为20.70万人,城镇非农人口为10.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50.14%。城镇非农人口中的从业人员为2.74万人,其中之一产业从业人员0.03万人,第二产业工业人员1.22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有0.53万人从事采掘业。
3.1.2.2 经济状况
平鲁区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成倍增长,财政总收入每年以5亿元的幅度递增。据2014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13年平鲁区GDP为257.68亿元,其中之一产业产值为4.5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10.0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43.04亿元,其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81.52%。2013年财政收入为16.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50.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85万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0.70万元。
平鲁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区,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的县区,以“70%的土地种草植树,70%的农民进城”为抓手,强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进程。平鲁区按照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和实力雄厚的产业基础。
3.1.2.3 煤炭经济
煤炭经济是平鲁区的支柱经济。2013年全区煤炭产量为1.20亿t,其中地方煤矿的产量为0.18亿t。改革开放以来,在“有水快流”思想指导下,平鲁区的煤炭经济一时兴盛起来。到2000年,全区地方性煤矿总数达到145座,产能不足1000多万t,大多数矿井产能在10万t以下,资源回采率在15%左右,百万吨死亡率比国有重点煤矿高出11倍。从2008年开始,在全省率先对具备条件的矿井实施了机械化升级改造。截至目前,所有整合保留的24座煤矿,全部为产能90万t以上的标准化综采矿井,平均单井规模由10万t提高到120万t,资源回收率由20%左右提高到75%以上,煤炭产业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夯实了由煤炭大区向新型能源工业基地转型的基础。
中煤平朔公司的主要矿区都在平鲁区境内,为平鲁区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截至2011年底,矿区拥有在册职工11626人,资产总额513亿元,已累计生产原煤8.60亿t,外运商品煤6.50亿t,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035;上缴各类税费347亿元,累计投入43亿元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生态环境治理与节能改造,并取得良好效果,平朔矿区社会经济情况如表3.1所示(张召,2013)。
表3.1 中煤平朔公司煤炭产量及收入情况
3.1.2.4 转型经济
在传统煤炭工业经济的推动下,平鲁区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以大园区、大企业、大项目为支撑,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地面骨干企业,着力构建以煤、电为主体,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支撑,具有平鲁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平鲁区转型经济发展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工业发展园区化,形成以煤炭产业为主体,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多元支柱产业格局,为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提供坚实后盾。到“十二五”末,平鲁区转型项目产值将达800多亿元,实现利税达240多亿元,安置劳动力近万人,真正实现由煤炭大区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大区的跨越。
3.1.2.5 农业生产
平鲁区农业生产逐步向农业现代化迈进。2013年平鲁区农林牧渔总产值为9.9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5.38亿元。近年来,平鲁区充分利用农民进城后的富余土地,积极推动土地经营权依法流动,按照“一区一业、一带一品”的思路,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为取向,以种植园区、养殖园区和加工园区建设为载体,积极调整农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强力推进四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即以向阳堡集镇为中心的双万亩种苗基地,以凤凰城镇为中心的2.67万hm2特色农作物种植基地,以另山集镇为中心的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和覆盖西北山区的50万只肉羊养殖基地,初步形成林草业、畜牧业、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四大板块产业格局,既高效利用了部分闲置土地,又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推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3.1.2.6 城乡统筹
平鲁区在实现“两个70%”的过程中必然带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而加速市域城镇化无疑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之举。平鲁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也是雁门关外农村条件最差、农民最穷的一个县区。为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从2006年开始,平鲁区按照“城乡统筹、整体联动”的发展思路,从城乡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五个一体化”入手,启动实施了“一城十镇百村”战略。“一城”,就是改造建设县城;“十镇”,就是除县城驻地外,将其余的12个乡镇逐步整合为10个;“百村”,就是将原来的450多个自然村逐步整合为100个左右。最终形成大县城、小集镇、新农村“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截至2011年,城区旧城改造一期工程全部结束,二期工程全面铺开,完成投资40亿元,改造棚户区200万m2 ,城区规划面积由10万km2拓展到38万km2 ,城市人口由5万人增加到1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一城十镇百村建设基本完成,完成投资7亿元,移民搬迁156个村2万人。
“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特点形成了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0%。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如此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扰动和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巨大,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煤炭资源分布集中,部分省份资源开发强度过大。煤炭资源储量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河南和安徽等省(自治区),6省(自治区)基础储量占比合计占全国的76.2%。从主要省份的储量和产量占比看,内蒙古、陕西、安徽和甘肃4省(自治区)煤炭资源产量和储量比例不匹配,特别是甘肃省储量约占全国的1.5%,而产量占全国的8.5%,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图1-26)。2012年,全国煤炭采区回采率约为79%。
图1-26 2012年主要省份煤炭储量及产量占全国比例
资料来源:全国矿山调研统计数据。
入洗率逐年提高,洁净煤生产规模增加。2013年,全国原煤产量36.8亿吨,同比增长0.8%;入洗原煤21.7亿吨,入洗率62%。从2010年以来煤炭入洗率总体稳步提升,2013年全国煤炭入洗率比2010年提高了8%。煤炭产量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入洗率的稳步提高,说明我国洁净煤生产规模在增加(图1-27)。
图1-27 2005—2013年全国煤炭资源入洗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2013年,全国90家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7.7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5%,同比增长5.6%;90家大型煤炭企业入洗原煤8.15亿吨,同比增长3.7%。全国前10家企业精煤产量6.94亿吨,占全国90家大型企业洗精煤产量的85%(表1-3)。
表1-3 2012年和2013年前10名企业精煤产量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专栏1-3 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
(一)煤矿采区回采率
1.井工煤矿
薄煤层(小于1.3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1.3~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大于3.5米)不低于75%;对于采用水力采煤技术的井工煤矿,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的采区回采率分别不低于80%、75%和70%。
2.露天煤矿
薄煤层(小于3.5米)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10.0米)不低于90%;厚煤层(大于10.0米)不低于95%。
(二)原煤入选率
煤炭矿山企业的原煤入选率原则上应达到75%以上。
(三)煤矸石与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
国家鼓励煤炭矿山企业合理开发与综合利用煤矸石以及与煤共伴生矿产资源。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也要对煤层气、黄铁矿、镁、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出指标要求。其中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率均应达到75%以上。
煤矸石利用率波动不大,未来还有提升空间。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和洗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我国井工采煤的煤矸石产出量很大,约占原煤产量的15%~20%。据煤炭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累计堆放的煤矸石约80亿吨,规模较大的煤矸石山2600多座。大量排放的煤矸石,不但压占土地,且矸石中的一些有害微量元素经雨水淋溶后,还会污染土壤和周围水体。2012年,国内煤矸石利用率约为62%(图1-28),煤矸石的主要利用途径包括发电、制建材、井下充填、土地复垦、筑路、提取氧化铝、 *** 肥料等。《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2015年东部、中西部和东北部煤矸石综合利用分别达到90%、60%和75%。目前,我国矸石综合利用率在62%左右,距离规划目标差距不小,尚需进一步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
图1-28 2007—2012年我国煤矸石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粉煤灰综合利用率总体稳定,其年增量大于利用量。粉煤灰主要是燃煤发电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每燃烧1吨煤可产生250~300千克的粉煤灰。2011年国内粉煤灰产生量达5.4亿吨,综合利用率68%(图1-29)。产生量和利用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0.6亿吨和0.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2.5%和9.8%,利用量仍不及增量(图1-30)。
图1-29 2007—2011年我国粉煤灰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图1-30 2008—2011年我国粉煤灰产生量与利用量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协会。
粉煤灰利用的途径较多。其中,用于生产水泥占41%,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占19%,用于生产粉煤灰砖占26%,用于筑路、农业和提取矿物等高附加值利用合计占14%。
专栏1-4 煤炭清洁生产与当前雾霾关系
2013年2月初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发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地区强雾霾是人为与非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的元凶,其中燃煤占34%,机动车尾气占16%,其余来自工业、外来输送、扬尘、餐饮及其他。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与环保有关的三个目标均是约束性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下降17%,煤电二氧化硫排放系数每年下降12.4%,煤电氮氧化物排放系数每年下降15.1%。我国制定了严格的环保规划,为了让它们更好地实现,恐怕还需要更细致的执行方案、更严格的监管制度以及政策和资金层面更多的支持。
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伦敦的烟雾事件是煤炭污染的典型代表。在那个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还不完善的时代,英国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主要是“去煤化”。
从长远来看,为了人类在更清洁的环境中生存,清洁能源将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选择。英国环境治理,对我们有前车之鉴,但同时,因时代的不同,我国治理环境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清洁能源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煤炭清洁利用理应得到提倡。
综合利用产值大幅减少,综合利用产值率也出现下降。2012年,我国煤炭综合利用产值为732.79亿元,同比下降22.89%,占全国总值的60.3%;综合利用产值率5.46%,同比下降29.91%(图1-31)。
图1-31 2006—2012年我国煤炭综合利用产值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全国非油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2006—2012年)。
专栏1-5 甘肃窑街煤炭集团综合利用案例
甘肃窑街通过综合利用油页岩等共伴生资源,在海石湾煤矿实施了岩空留巷Y型通风连续开采技术,实现煤层连续开采,进一步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对煤炭开采共伴生的油页岩资源采用具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方炉炼油技术,实现综合利用;对油页岩炼化尾气混合后作为燃气发电燃料的实践应用属国内首例使用,初步实现煤矿资源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油页岩)及工业废弃物(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形成了以煤炭资源高效开采、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建设为核心的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体系。
山西做为我国重要的产煤大省,承担着全国煤炭总产量四分之一左右的生产任务,全省生产的煤炭三分之二外运全国及出口。2006年山西年产5.81亿吨煤炭,以现在的开采速度计算,山西仅2000米以前的保有资源量即可供开采603年。
准确消息:山西省现已探明的煤矿储量为2000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山西省煤炭保有储量为2600多亿吨,2006年全省煤炭产量为5.8亿吨,按每年消耗煤炭储量12亿吨左右计算,不包括现在新发现的煤炭储量,可供应我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200年以上。
拓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碳、氢、氧是煤炭有机质的主体,占95%以上;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在高温下转变成氮氧化合物和氨,以游离状态析出。硫、磷、氟、氯和砷等是煤炭中的有害成分,其中以硫最为重要。煤炭燃烧时绝大部分的硫被氧化成SO2,随烟气排放,污染大气,危害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腐蚀金属设备;当含硫多的煤用于冶金炼焦时,还影响焦炭和钢铁的质量。所以,“硫分”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3)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更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
(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