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地震之一时间关闭电源、火源、气源,处理好危险物品后,再行避险;一旦躲避出去,在地震期间不要再返回或进入室内。
2、地震发生时你在家中不要惊慌,就地避险不可贸然外逃和跳楼,可选择较安全的地方,如墙角躲,也可以选择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地方躲避。必要时关上电和煤气。利用地震停止的间隙。时间快速撤离到安全空旷的地方。
3、若没有时间来逃离的话。要躲在墙角。尽量靠到墙。不要走动。
4、地震发生时,家在楼房正确避震 *** 有三点,一个快速寻找室内安全避震点,一个迅速切断安全隐患,另一个下楼不要乘电梯。
5、因此专家告诫,室内避震条件好的,首先要选择室内避震。如果建筑物抗震能力差,则尽可能从室内跑出去。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
地震来临时,为了防止地震引发火灾,如有可能,要尽量抢时间关闭煤气阀门、熄灭蜡烛等明火。就近躲避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房屋。躲到内墙墙根、墙角或床、桌等相对坚硬的家具下面。千万不要跳楼。
防地震小知识七条有:如果地震发生时,你恰好被困在电梯里,试着用力拍电梯门或用金属物件敲,尽量引起他人注意,等待救援。地震来了尽量选择户外平面避震空间,比如应急避难场所、公园、操场等空旷开阔的地方。
保护头颈部的东西和头颈部间留出空间,并将手腕朝向内侧,便可预防掉落物带来的冲击。避免被建筑物倾斜和倒落家具困住 地震造成的住宅倾斜,可能导致家中门窗无法开启。
家住楼房避震 *** 躲避到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躲避到牢固的桌下或床下; 躲避到低矮、牢固的家具边; 躲避到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 躲避到内承重墙墙角。
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 *** 。能撤离时,迅速有序地疏散到选定的安全地区,不要拥挤在楼梯和过道上。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震后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1、发生地震时就近室内躲避或者躲在桌子、床等坚固的家具旁边。感觉地震发生时,就近躲避在小开间房屋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下,采用蹲下的姿势,降低重心。
2、发生地震后,能形成“生命三角空间”的地方是更佳的躲避地点,承重墙角,大冰箱旁边,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比较小的地方都是可以躲避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形成生命三角,不至于完全坍塌。躲避时尽量靠近水源处。
3、.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4、千万不能选择在阳台或靠近外墙的地方躲避,因为从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楼房最终都是外墙面垮塌,但主体留存。
5、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6、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