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创新规则 >> 正文 提交收录

水母草的功效与作用(水母草的功效与作用图片)

时间:2023年03月16日 03:03:53

本文目录一览:

雪莲花的功效有哪些 雪莲花的吃法

中药雪莲花是(雪莲)菊科植物水母雪莲花等的全草。中医认为雪莲花有温肾壮阳,温经散寒的功效与作用。常见如雪莲花泡酒等。 别名 雪莲,大木花。 来源产地本品为菊科植物水母雪莲花,绵头雪莲花,大苞雪莲花,三指雪莲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水母雪莲花分布于四川两部、石南西北部、 *** 、甘肃南部、青海,主产于青海、 *** ;绵头雪莲花分布于四川、石南、 *** 等地;大苞雪莲花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三指雪莲花,又名藏雪莲花,分布于 *** 。 采收炮制6~7月间开花时,拔起全株除去泥沙,晾干。 性状性味 全株外形似绵球状或圆柱状。根单一,圆锥形,直径可达2cm,表面黑褐色或黄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类白色或黄白色。茎长7~28cm,密被白色或灰白色长绵毛,茎基部有残存黑色叶迹,呈覆瓦状密集排列,膜质。茎中部至顶部的叶片密集、皱缩卷曲,密被白色长绵毛。完整叶片长卵形,长椭圆形,线状匙形,边缘全缘或有条裂。头状花序集生茎顶,呈半圆球形;花管冠紫色、紫红花。稀见瘦果,具白色或灰白色长冠毛,密集成毡状,形成灰白色绒球,直径4~8cm,可见紫红色或紫褐色花柱和柱头露于冠毛外,组成紫灰色相间的斑点。气谈、味微苦涩。 性甘、苦,温。 入肾、脾、肺、肝经。 功效与作用功效 温肾壮阳,温经散寒,温肺化饮,祛风除湿。 本品甘、苦,性温。甘温补肾壮阳,苦温温经散寒,祛风除湿,入肺经有温肺化痰之功。 应用1.温肾壮阳。用于肾虚阳痿、腰膝酸软;用于女子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前者配伍冬虫夏草泡酒饮用,后者配伍峨参、党参,炖鸡食用。 2.温经散寒。用于妇女少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等证。雪莲花15g,加白酒或黄酒100mL,泡7天,每服10mL,1日2次。 3.祛寒化痰。用于肺寒咳嗽、痰多、色白。雪莲花全草1~1.5g,研末冲服,1日3次。 4.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曲伸不利。雪莲花50g,切段,白酒500mL,浸泡10天,每次10mL,1日2次。或以雪莲花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4mL,对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5.用于雪盲、牙痛。雪莲花6~12g,生吃或水煎服。 6.用于外伤出血。雪莲花适量,捣烂敷患处。 食用 *** 及注意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6~1.5g;或浸酒。外用:捣敷(纳西族15~30g,普米族9~15g,藏族10~15g,日2~3次)。 使用注意孕妇,阴虚火旺者忌服。过量可致大汗淋漓。酒剂量宜减少。大苞雪莲花不宜泡酒服。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 天山雪莲花(又名大苞雪莲花)有生物碱,黄酮类,酚类,挥发油,内酯,甾体类,还原性物质等。近从水母雪莲花中分得一种酸性多糖的钙盐和一种子宫收缩成分。另有报道雪莲中含有乌头碱成分。 药理作用 对蛋清引起的大鼠关节炎有对抗作用,其强度与水杨酸钠相近。总碱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使离体兔耳血管收缩,并可被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降低麻醉兔的血压。对离体蛙心有较强的抑 *** 用,使振幅减低,心率变慢。抑制兔肠平滑肌,并有解痉作用。总碱能对抗离体气管环的收缩作用。 水母雪莲花有强心和消炎作用:对平滑肌有抑 *** 用。用5%,10%、25%的水煎剂对小白鼠分别从腹腔和子宫给药,结果表明,流产率达80% ~90%,对早期流产效果好,不干扰排卵和月经等生理过程。 中毒及解救毒副作用 雪莲花性大热,大苞雪莲花有毒。雪莲煎剂有显著终止妊娠作用。但其水煎剂,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致流产作用消失,毒性增大。 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口唇、舌及四肢发麻、胸闷憋气、出汗、肠鸣、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心率增加、心律不齐、心电图示交界性心律,房室传导阻滞等。希望帮助你

什么是水母

问题一:水母是什么动物 水母,又叫海蜇,是一种古老的腔肠动物,早在5亿年前,它就漂浮在海洋里了

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虽然没有脊椎,但身体却非常庞大,主要靠水的浮力支撑其巨大的身体。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水母约200种,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 水母的触手上布满刺细胞,像粘在触手上的一颗颗小豆。这种刺细胞能射出有毒的丝,当遇到“敌人”或猎物时,就会射出毒丝,把“敌人”吓跑或将其毒死。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科学家们曾经模拟水母的声波发送器官做实验,结果发现能在海洋风暴到来15小时之前测知它的讯息。 别看水母在水里非常美丽、自在,可是没有水它就无法生存。水母身体含水量达98%,它进食、消化、排泄都必须在水中才能完成。没有水,水母的身体就会变小和变得很难看。 水母比眼镜蛇更危险。几年前,美国《世界野生生物》杂志综合各国学者的意见,列举了全球最毒的10种动物,名列榜首的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箱水母。箱水母又叫海黄蜂,属腔肠动物,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北沿海水域。成年的箱水母,有足球那么大,蘑菇状,近乎透明。一个成年的箱水母,触须上有几十亿个毒囊和毒针,足够用来杀死20个人,毒性之大可见一斑。它的毒液主要损害的是心脏,当箱水母的毒液侵入人的心脏时,会破坏肌体细胞跳动节奏的一致性,从而使心脏不能正常供血,导致人迅速死亡。 更大的水母是分布在大西洋西北部海域的北极大水母。1870年,一只北极大水母被冲进美国马萨诸塞海湾,它的伞状体直径为2.28米,触手长达36.5米。而最小的水母全长只有12毫米。 栉水母在海中游动时,会发出蓝色的光,发光时栉水母就变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彩球;当它游动的时候,光带随波摇曳,非常优美。目前新加坡的生物学家正在进行一种实验,把水母身上的发光基因移植到其他鱼类的体内。 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敌。一种海龟就可以在水母的群体中自由穿梭,并且能轻而易举地用嘴扯断它们的触手,使它们只能上下翻滚,最后失去抵抗能力,成为海龟的一顿“美餐”。

问题二:水母到底是什么? 水母(英文:Jellyfish)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腔肠动物门(又称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已知约有200种。或指立方水母纲(Cubozoa)的种类,该纲以前认为是钵水母纲的一目。水母一词广义也指具水母型(钟形或碟形)的刺胞动物,如水螅水母、管水母(包括僧帽水母)和不属钵水母纲的栉水母和海樽。本纲的水母分为两型自由游泳的水母及营固着生活的种类(以柄栖附于海草及其他物体上)。营固着生活的形似水螅的种类构成十字水母目(Stauromedusae)。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 水母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水母的出现比恐龙还早,可追溯到6.5亿年前。水母的种类很多,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我国常见的约有8种,即海月水母、白色霞水母、海蜇、口冠海蜇等。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它们的寿命大多只有几个星期,也有活到一年左右,有些深海的水母可活得更长些。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但体形较大的霞水母的巨伞直径可达2米,下垂的触手长达20~30米。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水母在全世界大约有250种左右,直径从10厘米到100厘米之间,常见于各地的海洋中。 金水母属(Chrysaora)钵水母纲的种类自由游泳,见于各海洋,包括常见的沿海岸线漂流的盘形动物。寿命多数仅几星期,有的也活1年左右。直径一般240公分(116英寸),但有的种相当大,直径可达2公尺(6.6)。身体成分的99%是水,因几乎各个种的主体都由胶状物构成。多以具刺丝胞的触手捕食小动物。有的种类则滤食水中的微型动、植物。与所有刺胞动物一样,体由内外两胚层组成,两层间有一中胶层(由凝胶状物质组成的结蒂组织层)。水母的中胶层比其他刺胞动物厚,有漂浮作用,透明。 自由游泳的真水母的生活史可分3期。固着的水螅体能营无性生殖,从上端向下横裂成钵口幼体,再分裂成碟状体,每个碟状体长成为一成体。成体有雌雄之别,但有的种类常改变性别。许多种类的精卵结合後形成的胚体,在成体的消化道内孵化成浮浪幼虫,但有的在海水中发育。浮浪幼虫离开亲体后固着下来,经过一段短短的所谓螅管幼虫阶段,长成为一个新的钵口幼虫。这样的生活史是旗口水母目(Semaeostomeae)所特有的,此目约有50种,主要在沿岸带,其中有的分布极广。如海月水母属(Aurelia)、金水母属(Chrysaora)以及大红水母(Tiburonia granrojo, 属Tiburoniinae亚科),後者是3种无触手水母的一种。 冠水母目(Coronatae)约30种,多分布深海,常呈栗色。体钟形,躯体中部和周缘部之间有一环形深沟为界,周缘分成多数宽瓣。缘触手大而坚实。......

问题三:水母有什么好处 海蛰

简介: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犹如一顶降落伞,也像一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蛰皮”;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蛰头”。海蛰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蛰头稍硬,营养胶质与蛰皮相近。

功效:海蛰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它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海蛰能软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化痰,对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益,并有防治肿瘤的作用。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蛰,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问题四:水母是什么样的动物 畅母,是海洋中重要的浮游生物。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水母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员。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更大的有两米多长一米半宽,最小的只有五毫米左右。有些水母有毒,有些水母没有毒。还有一些水母是荧光的。

问题五:这是什么水母 这个应该是根口水母目根水母科的一种水母,看样子很像咱们常吃浮海蜇,但我不太确定具体的种名。凡是水母都或多或少举要一定毒性,海蜇类是水母中毒性中等的,但在近海也有不少被海蜇蜇人致死的案例(普通海蜇的毒性要小于其近亲沙海蜇)。海蜇是是一种非常能吃的动物,一天可以吃掉相当于自身体积一大半的食物,不过海蜇类是滤食性动物,以小型的浮游动植物为食,不捕食大型的鱼类(小鱼仔还是会吃的),而且海蜇的生长速度也极快,只要食物充足,四五个月就可以长到桌面那么大。还有,水母的耐饿能力比较强,但长时间不进食身体会缩小(不是不会饿死)。我个人建议,更好不要饲养水母,因为水母对食物要求比较苛刻,海蜇类必须喂食鲜活的浮游生物如卤虫一类的,购买饲料开很销大,而且水母还有毒,海蜇虽然毒性不大但也会伤人,对那些过敏体质的人来说,海蜇毒素依然是致命的,养水母也需要比较大的水族箱,从各方面看水母都不是更佳的宠物选择,所以如果你不是水母控且家境不很殷实,就别养水母玩,几十样了也不会很长久(水母天生命短,能活两年就很不错了),这只水母只能当做观赏品欣赏几天直到它饿死,如果你不想杀生就把它放生吧。

问题六:关于水母的简介 水母又叫果冻鱼,两三年前台湾紧随日本饲养水母的风气掀起一阵饲养 *** ,无论在街上、夜市、百货公司到处看到贩卖一种透明的、有规律上下律动的水生动物-水母。

水母属於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乍见好像非常脆弱,可是这种生物出现在地球上已经超过十亿年了!它的特殊繁殖 *** 可能是到现在仍能继续生存的更大原因吧。

水母属於雌雄异体,生活中有典型的有性/无性生殖世代交替,即附著期的水螅型及漂浮期的水母型,水母期有雌雄之分,行产卵有性生殖,经过幼生期后进入形状与生活形式完全与水母期相异的水螅期,水螅期行出芽无性生殖而数量快速增加,成长变成水母型水母在幼生期祗要性成熟即可行有性生殖而产生受精卵,孵出后定著於盘附物而成水螅型,此二型交互替代的特殊生存方式。

水母的繁殖基本上准备一个专用水槽,采底沙过滤,温度控制约在18℃-25℃,比重在1.023-1.025,每日光照大约 8-10小时,每周约略换一次水。水槽置入采集到状况良好的水母水螅体,水螅长2-3mm、触手16只、体色一般是乳白色。每日饵一回,用吸管充分将刚孵化的丰年虾或轮虫直接吹在水螅触手上,3周左右水螅会变白化,看起来好像状况变差,实际此时正是水螅期完成准备进入水母期的状态。

其后分裂出芽复制至10数只,颜色转为褐色,成熟后从前端开始一只只水母幼体游离出来。最后残留的足盘3个月后会再回复原本水螅体状态。水螅期和水母期可用轮虫或丰年虾幼虫、鱼贝肉汁、JM浮游生物(粉状)、VG微生物滋养剂、NEW AMINO新胺基酸软体饲料等作为营养铒料来源。大型水母则以糠虾或稚鱼投,如此才不致於营养不足而愈养愈小了。

问题七:贴吧里面说的水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 啊 给你科普一下吧:

矗 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指灌水狂人,水母特制女性 水手:浮云水版的芸芸众生 潜水员:就是那些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 ,尤其在Sex版面 恐龙:长得难看的MM 青蛙:同上,针对GG 抓狂

水母就是:灌水狂人

问题八:水母的特征是什么? 水母型通常是单体、营漂浮或游泳生活,极少数种是群体,有的群体可营固着生活。

全部海产。世代交替,但水螅型退化或无,以水母型世代为主。单个,多为大型水母,中胶层厚,构造复杂。神经感官较发达,具有触手囊,具有眼点、平衡石、嗅窝等结构,有感光、平衡、化学感受器等功能。无缘膜,是钵水母与水螅水母的主要区别。消化循环腔复杂,辐射管发达,起源于内胚层的胃丝具刺细胞,所以钵水母内、外胚层都有刺细胞。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问题九:这是什么水母 赤月水母,也称红火水母,实际上是一种小海蜇,但是海蜇和水母有着相同的门纲目科,只是属不同,所以也算是一种水母吧。赤月的名称是根据海月人为演化来的

问题十:水母吃什么,什么吃水母 水母都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由于食物的机械 *** 和化学 *** ,引起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痹、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经这种细胞外消化之后,开始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营养肌肉细胞的伪足吞噬食物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大量的食物泡,经过酸性及碱性的化学过程之后,营养物质由细胞的扩散作用输送到全身。钵水母类及珊瑚类胃腔结构比较复杂。[2]

钵水母的胃腔中有各种辐管及环管,胃囊中有内胚层起源的胃丝;胃丝中含有大量的刺细胞及腺细胞,它们是将食物吞入胃腔之后才杀死及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通过各种管道输送到全身,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糖元及脂肪是腔肠动物的主要贮存物。

海龟是水母的天敌。在海龟的胃液中有一种能化解水母剧毒的特殊物质,能轻而易举的用嘴扯断它们的触手,使其成为海龟的“美餐”。但水母也有自己的办法躲避,因为它的触手对水流的变化十分敏感,100只触手对任何方向的水流变化都能快速做出反应,如果有陌生物靠近,它就将自动把身体内的所有气体放掉,沉入海底,水面平静后,它又可以自动充气浮起来。正是靠这种“沉浮术”水母躲过了15亿年的劫难,存活至今。

水母有什么营养

水母的营养极为丰富,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每百克海蜇含水分65克左右、蛋白质6—12克、脂肪0.1—0.5克、碳水化合物4克左右、热量66千卡、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海蜇不但是筵席佳肴,而且还以治病良药而闻名于世。《本草纲目》所述,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等功能,对气管炎、哮喘、高血压、胃溃疡等症均有疗效。此外海蜇有阻止伤口扩散的作用和促进上皮形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消痰散气、润肠消积等功能。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海蜇皮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辞典》:海蜇皮

3.1 出处 3.2 拼音名 3.3 海蜇皮的别名 3.4 来源 3.5 性味 3.6 归经 3.7 功能主治 3.8 海蜇皮的用法用量 3.9 附方 3.10 摘录

4 海蜇皮使用提示 5 海蜇皮的营养价值 6 海蜇皮的选购 7 海蜇皮适合的人群 8 海蜇皮的食疗功效 9 与海蜇皮相克的食物 10 海蜇皮的食用建议 附:

1 用到中药海蜇皮的中成药 2 用到中药海蜇皮的方剂 3 古籍中的海蜇皮

1 拼音

hǎi zhē pí

2 概述

海蛰又名水母、白皮子,犹如一顶降落伞,也像一个白蘑菇。形如蘑菇头的部分就是“海蛰皮”;伞盖下像蘑菇柄一样的口腔与触须便是“海蛰头”。海蛰皮是一层胶质物,营养价值较高,海蛰头稍硬,营养胶质与蛰皮相近。中国是最早食用海蛰的国家,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就有食用海蛰的记载。今天,海蛰已成宴席上的佳肴。

海蜇属腔肠动物,海蜇呈伞形,在水中漂浮,产于我国沿海各地。夏秋季是捕捞旺季,捕捞后加明矾和盐压榨,除去水分,洗净后再用盐渍。海蜇按产地分,有南蜇、东蜇、北蜇等品种。南蜇以福建、浙江所产更好,个大,浅黄色,水分大、脆嫩。东蜇产于山东烟台、又有沙蜇、棉蜇之分。沙蜇泥沙含于肉内,不易洗掉,牙碜;棉蜇肉厚不脆。北蜇产于天津北塘,色白个小,比较脆嫩,质量较次。海蜇的打捞季节一般是在夏秋季节。

3 《*辞典》:海蜇皮

3.1 出处

《纲目拾遗》

3.2 拼音名

Hǎi Zhē Pí

3.3 海蜇皮的别名

白皮子(《柑园小识》),白皮纸、秋风子(《纲目拾遗》),姹皮(《医林纂要》),罗皮(《动物学大辞典》)。

3.4 来源

为海蜇科动物海蜇的伞部。

3.5 性味

《纲目抬遗》:"味咸涩,性温。"

3.6 归经

《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3.7 功能主治

化痰,消积,祛风,除湿。治痞块,头风,白带,膝髌风湿,无名肿毒。

《纲目拾遗》:"消痰行积,止带祛风。"

3.8 海蜇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浸酒或以姜、醋拌食。外用:敷贴。

3.9 附方

①消痞:一白皮子、荸荠,烧酒浸服。二白皮子、荸荠同煮,止食荸荠。(《王圣俞手集》)

②治头风:白皮子贴两太阳。(《纲目拾遗》)

③治膝髌风湿:白皮子贴之。(《纲目拾遗》)

④治无名肿毒,重者溃,轻者散;又止痛:白皮子一片,白糖霜揉软,中开一孔贴上。(《医方集听》)

⑤治流火:海蜇皮薄者贴上,燥则易之。(《集验方"文堂集验方》)

⑥治烂腿:白皮子照疮大小,剪作膏贴,内掺银朱。(《救生苦海》)

3.10 摘录

《*辞典》

4 海蜇皮使用提示

每餐约40克

5 海蜇皮的营养价值

1. 海蛰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有人们饮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种重要的营养食品;

2. 含有类似于乙酰胆堿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3. 所含的甘露多糖胶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4. 海蛰能软坚散结、行淤化积、清热化痰,对气管炎、哮喘、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益,并有防治肿瘤的作用;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蛰,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障身体健康。

6 海蜇皮的选购

1. 清洗海蛰皮:将海蛰皮平摊在案板上,切成丝状,泡入50%浓度的盐水中,用手搓洗片刻后捞出,把盐水倒掉,再用50%浓度的盐水浸泡,这样连续两三次,就能把夹在海蛰皮里的泥沙全部洗掉。

2. 质量好的海蛰圆形完整,颜色呈乳白或淡黄,有光泽,无血衣、泥沙和红斑,质坚实,并有拉力和韧性,放在鼻下闻无腥臭味;将海蛰皮揉开,越大越白越薄、质地越坚韧越好。劣质海蛰皮则皮小瘦薄,色暗或发黑,无光泽,血衣多,含细粒沙质,肉质发酥易裂,无韧性。

3. 海蜇以片大,色白或淡黄色,有光泽、无血里,砂子,松脆爽口为上品。

7 海蜇皮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都能食用

1. 适宜中老年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痰多黄稠之人食用;适宜高血压病,头昏脑胀,烦热口渴,以及大便秘结者服食;适宜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食用;适宜醉酒后烦渴者食用;

2. 脾胃虚寒者慎食。

8 海蜇皮的食疗功效

味咸、性平、入肝、肾经;

具有清热化痰、消积化滞、润肠通便之功效;

用于阴虚肺燥、高血压、痰热咳嗽、哮喘、瘰疬痰核、食积痞胀、大便燥结等症。

9 与海蜇皮相克的食物

海蛰忌与白糖同腌,否则不能久藏。

10 海蜇皮的食用建议

1. 食用凉拌海蛰时应适当放些醋,否则会使海蛰“走味”;

2. 有异味者为腐烂变质之品,不可食用;新鲜海蛰不宜食用,因为新鲜的海蛰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只有经过食用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蛰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

3. 海蛰配木耳,润肠,美肤嫩白,并能降压,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4. 海蜇在食用前一定要用清水洗净,去掉盐、矾、血里、砂子,再用热水汆一下,然后切丝拌凉菜用。

用到中药海蜇皮的中成药

咳喘丸

香片4钱。主治:咳哮气喘。用法用量:每次1丸,海蜇皮1两煎汤送下。制备 *** :上晒干为末,水泛为丸,...

白及膏

烊化)。主治:发背,搭手。用法用量: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海蜇皮贴之。数次即消。制备 *** :和匀。...

更多用到中药海蜇皮的中成药

用到中药海蜇皮的方剂

海蜇荸荠汤

拼音:hǎizhēbíqítāng处方: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制法: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

白及膏

烊化)。主治:发背,搭手。用法用量: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海蜇皮贴之。数次即消。制备 *** :和匀。...

咳喘丸

香片4钱。主治:咳哮气喘。用法用量:每次1丸,海蜇皮1两煎汤送下。制备 *** :上晒干为末,水泛为丸,...

清肝化痰汤

钱,僵蚕2钱,当归2钱,连翘2钱。主治:项生瘰疬。用法用量:引用荸荠2两,海蜇头1两,洗淡,水煎服。...

蹲鸱丸

蹲鸱丸:别名:芋艿丸处方:真香梗芋艿10斤(取去皮者,慎勿烘炒,竹刀切片,晒极燥)。制法:上为末,...

更多用到中药海蜇皮的方剂

古籍中的海蜇皮

《疡医大全》:[卷二十九癞癣部]湿痰流注门主论

凝滞,焉能随气流通于至微至密之所耶。试痰法∶用海蜇皮粘贴,外以膏贴之。如痰,次日膏药揭得下,海蜇皮...

《文堂集验方》:[卷二]香港脚

〕腿足红肿。疼痛无定处。活络丹酒调服甚效。外用海蜇皮。取薄者。粘贴。燥则易之。或用堿。(不拘多少。...

《幼科推拿秘书》:卷五·幼科药方

。全愈。神效屡验。大人亦用此救。治火延丹方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将腿肿包了。对日揭开。看海皮黄枯不可...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瘰

钱)淡海藻(二钱)夏枯草(二钱)紫菜(二钱)陈海蜇皮(漂淡,二两)大荸荠(洗打、两味煎汤代水,二两...

《丁甘仁医案》:[卷八外科案]痰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