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菜 别称角菜、白苞蒿、乳白艾、香菜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叶片及嫩茎梢供食。因其花枝具小型的白花,蕾期有如一串洁白晶莹的珍珠,故名珍珠菜。是广东省汕头市的特菜。
珍珠菜的茎叶中含丰富的矿物质,尤以钾的含量更高。并含有类黄酮化合物等。民间认为珍珠菜是对妇女有益的蔬菜,可作为产妇的补身菜谱。
食用 宜做汤、凉拌。
珍珠菜鸡蛋汤
原料:珍珠菜茎尖、叶200克,鸡蛋1-2个。
调料:精盐、味精、食油适量。
制法:锅放适量水煮沸,下油、盐,同时放入洗净的珍珠菜,煮沸,把鸡蛋打入,放少许味精调味即成。
特点:汤清水绿飘黄花。
功效:可作高血压患者及产妇的膳食。
凉拌珍珠菜
原料:珍珠菜适量。
调料:香菜、盐、味精、香油适量。
制法:珍珠菜用水焯后切碎,加香菜,各种调料混合拌匀即成。
珍珠菜又名甜菜子,真珠花菜,真珠菜等,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广州、汕头一带,粤东地区有少量种植,上海也已于近年引种成功。
珍珠菜植株直立,株高30~80厘米。茎紫色,粗0.5~0.8厘米,分技能力强,在一定条件下每个腋芽均可抽出侧枝,可多次收获嫩茎嫩叶,茎基部有很强的不定根发生能力,扦插容易成活。主根明显粗壮,根系发达,主要分布在15~20厘米的土层中。叶片深绿色,羽状全裂,小叶2~5片,叶缘有深浅不同的缺刻,单总状花序,花序长15~20厘米,有数朵小花组成,花白色形似珍珠,果实很少,千粒重约2克。
珍珠菜属报春花科,珍珠菜属。为多年生草本,生于河边及河滩等湿润草地或堤岸杂草丛中。主根粗长,根状茎细长,棕红色。茎单一,直立,高40~100厘米,圆柱状,近无毛或上部疏被柔毛。基部常无叶,叶集中生于中上部。叶互生,椭圆形至宽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近无柄或具短柄,两面均被黄褐色柔毛及黑色腺点,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期常弯曲,花密集,结果期逐渐伸长达20厘米。苞片钻状,常稍长于花梗。裂片卵状椭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花冠白色,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短于花冠,花丝被腺毛。蒴果球形。全草含皂,根(6~7月)含皂苷约2.8%,种子含脂肪油32%~34%。每百克鲜品含蛋白质3.1克、粗纤维2.4克、胡萝卜3.79克、烟酸0.9毫克、维生素C149毫克。
该品种秋季采挖全草,幼苗及嫩茎可作蔬菜食用,根或全草均药用,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果实可酿酒。
艾草学名艾
菊科蒿属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状,植株有浓香。茎、枝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上面被灰白色柔毛,兼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下面密被白色蛛丝状线毛;基生叶具长柄;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裂片2-3,裂片有2-3小裂齿,干后下面主、侧脉常深褐或绣色,叶柄长0.5-0.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8厘米,一(二)回羽状深裂或半裂,每侧裂片2-3,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宽2-3(4)毫米,干后主脉和侧脉深褐或诱色,叶柄长0.2-0.5厘米;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3深裂或不裂。头状花序椭圆形,径2.5-3(-3.5)毫米,排成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在茎上常组成尖塔形窄圆锥花序;总苞片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雌花6-10;两性花8-12,檐部紫色。瘦果长卵圆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排草香,中药名。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Lysimachia capillipes Hemsl.的全草。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具有化痰止咳,祛风除湿,补气养血,缓急止痛之功效。常用于燥咳,久咳阴伤者,风湿痹痛,虚劳,脘腹挛急作痛。
中文学名
排草香
别 称
排香、香排草、香草、毛柄珍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