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煤矿行业,发展智能化是大势所趋。在全国工业制造业智能化的浪潮下,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行业,其智能化建设直接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智能化的进程。从实施细则陆续出台,可以看出国家和煤炭、科技行业均对煤矿智能化重视程度很高,推进力度很大。
煤矿市场空间巨大,供给产能难以覆盖需求增长。从智能化煤机制造企业的调研情况来看,当前供给端产能跟不上需求的增长,可以预见的是煤机智能化生产制造将迎来一轮爆发性增长期。
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慧煤矿管理系统。实现煤矿开拓、采掘、运输、通风、洗选、安全、管理等过程的智能化运转。
智慧煤矿管理系统我以我擅长的可视化管理角度给大家看个案例,通过主观视角去充分理解只会煤矿管理的优势和前景。
选煤厂 3D 可视化
搭建选煤厂区建筑及生产设备、管线等设施的三维场景,将生产数据采集、安全监测监控与生产时空有机结合,构建了集智能巡检、设备安全监测、预警功能、企业管理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全方位推动选煤厂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减人增效的目的。
整体场景采用航拍建模方式获取,利用飞机或无人机搭载多台传感器,对选煤厂进行拍摄采集,快速高效获取真实反映厂区情况的数据信息。通过纠正、平差、多视影像匹配等一系列的内业处理操作,最终获得三维模型。航拍建模的成果数据具有地理坐标系信息,可以准确地和 GIS 匹配。
和 GIS 的集成方案中可提供根据经纬度和海拔数据构建漫游线路,让用户以之一人称的视角按照指定线路对厂区进行巡检漫游,Hightopo在制定线路的时候可以参考重点区域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区域进行制定,给用户呈现选煤厂重点发展区域以及智能化发展成效。
主厂房设备监控系统通过 3D 效果,1:1 *** 3D 可视化仿真互动模型,并将重介洗煤工艺流程整合融入,将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和综合处理的全过程信息监控。
系统可实时显示重介旋流器、精煤皮带、振动筛、原煤皮带等重要设备的动态数据,当点选不同楼层设备时,自动弹出设备多重信息,创建多参数实时在线监测。
数据信息包括运行设备的振动频率、温度、故障信号、趋势信号等数据,管理人员可通过此功能,进行调用查看设备运行状态、故障属性及导致故障发生的相关联信息历史数据。
通过 2D 和 3D 无缝融合,搭配数据面板以及动画驱动 *** 了蓄水工艺可视化。场景支持常规的旋转、平移和视角缩放。蓄水工艺包括蓄水、加药搅拌(添加絮凝剂)、放水、泵体放水等操作的演示,营造具有真实沉浸感的体验。
压滤车间负责压滤处理煤泥、回收分离介质水,压滤机负责处理浓缩机底流。传统的压滤生产主要依靠人工操作,需人工查看并判断压榨程度,工作效率低下,产品水分无法得到保证,存在液压系统破损或压滤喷料伤人的安全隐患。
搭建的压滤车间可视化管理系统,通过引擎将压滤车间的压滤机以及楼层分布进行 1:1 还原,可随时查看设备基本信息、运行信息、故障信息等。点击左侧面板压滤机以及楼层展开,即可查看车间楼层分布情况以及压滤机工作状态。
实时监测系统内压滤机状态信息,包括松开、压紧、进料等各进程状态,打破压滤机与压滤机之间、压滤机与智能压滤检测系统相关辅助设备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智能压滤检测系统内所有设备及相关信息的统一集中监管,降低岗位巡检工的劳动强度,方便生产监管。
三维仿真的选矿场景,其中包含:选矿漫游(选矿工艺流程)、全场漫游(场景绕场查看)、浓密机和球磨机的启停动画演示、选矿设备的单独查看。当然也支持定制哦~
选矿工艺动画过程,从矿石破碎到筛分再到磨矿、分级等一系列作业的漫游动画,支持拉近视角近距离监控选矿的每一步作业。
搭建 3D 轻量化大型智慧矿山解决方案,根据矿山现场的 CAD 图、鸟瞰图、设备三视图等资料还原外观建模,围绕以数字化开采、高速掘进、智能通风排水供配电、筛煤工艺等内容为主体的三维立体可视化管理系统。
场景初始化后,界面通过自由视角、固定路线对矿山全场景空间进行巡检式漫游,在路径中展示设备及系统信息,漫游线路的制定着重凸显核心区域或智能化发展区域,为用户呈现矿山整体面貌、重点发展区域及智能化发展成效。
实现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针对控制中心页面的建设,运用丰富的可视化图表和动画效果,集成供水、通风、运输、掘锚机运作及井内三维漫游画面,形象的对井下多元应用场景进行详尽的数据解释;可融合智能感知设备数据,实现对矿井的生产环境、工作视角、设备分布、工艺流程、产量走势、巷道划分、设备运行实时状态的真实复现,达到矿井上下透明化管理的目的。
三维立体的巷道监管效果,有利于改善矿山环境及工程实施设计,能将巷道工程变迁情况客观无误的记录和展现。可视化巷道的搭建由点-线-面-单个巷道-多个巷道过渡延伸。点击按键可随意切换工作区视角和井内视角,方便运维人员从不同角度观察到每条巷道的名称、视点位置、设备分布及对应的数据。巷道内部漫游设有前进、倒退等功能,易于实时了解视点位置。此外,增添聚光灯的设计会让巷道整体更加真实,仿佛身临其境。
相较于传统静态模拟图式的通风机房在线监控系统,3D 可视化通风系统能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人眼前,使其内容具有可读性与可控性。两侧 2D 面板数据提供重要运行参数的实时变化和历史趋势查询,提供自定义趋势查看、数据分析、曲线对比等功能,点击场景中的设备可显示设备属性信息。对于超限时状态设备进行及时报警,在短时间内为运维人员提供所需信息要素,提升运维监测效率。
压风自救装备系统在正常生产运作时,可为井下开拓掘进工作的风动工具提供压缩空气动力,满足井下岩石巷道掘进及煤巷支护之需;当发生灾变事故时,工作人员可进入自救装置,打开压气阀进行避灾自救。
将矿井压风系统与 3D 可视化进行有机结合,可对井下用风情况准确掌握。系统将根据设定的井下各指标阈值,自动调整空气压缩机的启动关停、倒机、负荷调控,确保井下恒压供风。健全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日常维护水平,加强抗灾救灾能力。
为完善瓦斯抽采流程的标准化,可通过可视化系统实现对瓦斯抽采泵、放空管闸阀、管道总闸阀、高低负压闸阀等设备的远程遥控监测。根据井下监测到的抽采泵站工作状态、瓦斯浓度、气体流量、工序能耗等信息通过抽采管路实时上传到监控设备中,提供瓦斯的精准研判,为下一步科学优化抽采设计提供准确分析。
当发现异常测点时,系统将启动自检诊断功能,对危险管段进行迅速定位诊断。在提高瓦斯抽放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起到矿井上下全覆盖监测的作用,为矿井“提浓提效、高效抽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保障。
通过引擎强大的渲染功能,真实还原采煤机井下运动工况的行进效果,利用可视化图表将采煤机运行的关键数据进行直观呈现。设有记忆割煤、滚筒换向、自动往返及故障诊断的联动控制功能,针对采煤机故障诊断提供切实的数据依据,加速扼杀故障的萌芽。通过地面调度室即可远程遥控操作,由此达成井下少人化作业,加大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为采煤机的高效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针对环境态势、掘采进度、设备运作、工况状态等信息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赋予数据空间属性,使复杂因素可视化。形成一套可被洞察的参考数据,为开采作业监管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撑。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力度的持续加大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正倒逼煤炭产业必须走绿色智能的清洁化生产之路,图扑智慧矿山可视化解决方案恰到好处的助力实现低碳循环发展:将各生产线的控制集中于此,各生产环节信息共享、横向协作,辅助运维人员构建自主感知、智能分析、科学决策、集约高效的数字化矿山。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是呈现震荡走势,2017年,全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达到815.6亿吨,创近年新高。据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增煤炭查明资源储量较2017年同期有所下滑,全年新增查明储量为556.1亿吨。
据自然资源部统计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自然报告 (2019)》显示,2018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7085.73亿吨,同比增长2.5%。
从消费量来看煤炭行业发展
从消费量来看,2019年,全球煤炭消费总量为157.86EJ,比上年下降0.6%,这是六年来第四次下降,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到27.0%,为16年来的更低水平。煤炭消费量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日本、南非、俄罗斯、韩国、印度尼西亚、德国和越南。
除中、印、美、日四大煤炭消费国排序不变外,第5到10位排名位次均发生变化。其中越南超越波兰成为第10大煤炭消费国。 世界前十大煤炭消费国中,亚洲独占6席。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51.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
1、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更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行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行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煤炭问题:
近几年,煤炭工业发展取得较大成绩,但也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有关专家认为,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破坏浪费严重。
煤矿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资源价格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一些不具备办矿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利用其经济实力上的优势参与矿业权竞争,通过炒卖资源牟利,对行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先进与落后生产能力并存,整体技术水平低。
煤炭行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4.2%,不但低于全国29.5%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英国、日本平均60%以上的水平,煤炭行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除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低、装备差、效率低。
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一旦资源耗尽或者资源丧失了其经济性,煤炭企业也就失去了它特有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也就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拓展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做好未来企业的产业转型工作。 一、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必要性与现实价值 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性产品,因此国家一方面在通过宏观调控来压缩煤炭的产量,另外一方面也通过一些政策倾斜,鼓励煤炭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空间。就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来说,产业的转型不仅可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能够规避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带来的市场风险,通过产业转型,使富余的人力资源得到妥善的安置,尤其是女工;煤炭资源在近阶段效益比较好,在整体效益提升的情况下,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结构模式的生成,有效地解决煤炭企业面临资源枯竭以后的恶性局面;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可以为其他行业摸索出一套相关的经验,使其他大型国有企业在未来的产业转型方面有一定的依据;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不仅在表层可以解决更多的就业问题,而且在深层次上能够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使更多的企业员工能够通过解放思想来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科技兴国的内涵;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对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因素也会随着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得到有效改善。总之,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无论是从资源的经济性上,还是对于环境保护,甚至解决人力资源的就业问题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多赢的意义与价值。 二、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工作方向 根据以往的经验,煤炭企业的转型通常是发展以非煤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在产业结构上实现有机调整,以非煤产业的第三产业与煤炭相关的辅助产业相互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结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以往的做法还是暴露了很多问题。综上所述:之一,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应当建立在一个相当稳固的基础上,提倡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科技含量,通过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实现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第二,通过产业延伸与产业替代的途径,明确企业产业转型的思路。第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对于第三产业的产权,期权与股份进行改革,要积极大胆地引进社会资金,有效保证产业资金链条的衔接与通畅,在企业内部实行股份改革,此举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在此基础上也就可以推进企业的科学管理与资源的整合。第四,确立企业愿景,形成初步发展战略。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有一个先决的优越条件就是拥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优势,在企业产业转型阶段要科学地利用品牌资源,将品牌的文化力,承载力包括其资本运做的内涵都有机地转嫁到新兴的产业基础上,不仅达到可以综合利用资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煤炭企业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获得一席之地。第五,建设企业文化,引进科学的管理办法。由于传统的煤炭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劳动比重远远大与脑力劳动,也就注定了在劳动成果的评估与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相对简单。那么转型以后的新兴产业在管理上则有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在煤炭企业产业转型阶段科学的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技术,资金,人才队伍,生产规模也都将是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不过在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抓好上述这几项工作的落实,才能确保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顺利推进。 三、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建设园区、搭建平台促进转型 建设新的产业园区是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关键。园区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管理集成、良性发展的要求,重点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既为现有煤炭企业发展接替产业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建设平台。 2.品牌带动、产业延伸推进转型 推进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必须实施品牌带动项目,项目带动战略,通过重大接替产业项目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多元产业格局。 3.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带动转型 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在环境建设上应“软硬兼备”,制定有效的措施,着力营造宽松开明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用环境吸引投资者,用服务留住投资者,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社会氛围,把国内外资金引来留住,让引进项目落地生根。 4.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动转型 煤炭企业产业转型进程中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聚集优势资产,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大型煤炭企业要完善母子公司体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一步消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增强煤炭企业第三产业的活力。 5.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支撑转型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接替产业必须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战略,转产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坚决制止低水平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节能降耗。资源型城市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 *** 、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五个层面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6.强化品牌经营意识,树立资本运作观念 煤炭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品牌,所以煤炭企业的产业延伸要在品牌上下工夫,不仅要抓住品牌发展的契机推动产业结构的规模化扩张,更要在行业内树立自己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融合与行业文化中,有效提升煤炭企业母品牌下的子品牌的含金量,通过有形的资金,社会效益提升转型后企业的知名度与行业影响力,最终达到资本运作。 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是今后一段时间,煤炭企业所面临的重点工作,如何高效地使企业实现转型与产业延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相信更多的同行业老师还有更好的经验与办法,但是事实证明: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多加总结,探索,正确早日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办法。参考文献:[1]吴宇晖,郭静,张嘉昕.东北煤炭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 2006,(04). [2]张嘉昕,郭静.东北老工业基地煤炭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6,(04). [3]曾蓓.试论煤炭企业的产业刚性及其转型[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7,(02): 4-7.
培育发展多元电力产业,走好清洁电力、太阳能光伏与深紫外LED产业一体化、基地化发展之路
潞安顺应清洁能源发展大势,实施煤电、瓦斯发电、半导体光电“一体化”战略,加快向绿色、多元、安全、高效、低碳的可持续能源体系转型,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
1.优化布局清洁电力产业
一是加快煤炭坑口电厂建设。 积极推进潞光电厂一期2×66万kW项目建设,力争2019年底并网发电;稳步推进准东电厂2×66万kW项目复工复建,积极 探索 股权 *** 方式。深化与大唐、华润等央企的合作,通过“腾笼换鸟”,互相参股、股权置换等方式管理运营电力及煤矿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充分利用国家、省输配电价及发售电价市场化改革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大用户直供电争取,积极拓展售电服务领域,进一步 探索 创新集团电力建设运营管理。 三是深入推进地面瓦斯抽采和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工程。 加大井下抽采瓦斯利用力度,建成投运全球规模更大、全国首家、全国瓦斯利用率更高的高河乏风氧化利用项目,并保持稳定运行;常村大气量瓦斯综合利用热源撬项目具备投运条件;有序推进古城乏风氧化发电项目、李阳、郭庄、李村瓦斯电站建设,走出一条瓦斯综合利用、低碳循环、节能减排的新路子。力争“十三五”末瓦斯利用率达到60%以上。
2.培育发展半导体光电产业集群
(1)加快发展PERC电池等先进产能。 潞安根据国家“531新政”要求,加快光伏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推进2GW高效PERC项目建设。2018年启动新建2GW高效PERC生产线,4月1日开工奠基,10月1日“首片”下线,目前项目已全面达产达效。同时,在已建成的PERC首期2GW生产线基础上,1GW双玻双面半片组件项目竣工投产;2GW高效单晶电池产线扩能改造力争2019年10月底完成,形成年产4GW规模;适时启动2GW高效叠瓦组建产线项目。潞安高效单晶PERC电池平均光电转换率、非硅成本等关键数据行业领先,产品远销韩国、土耳其、约旦等国家。光伏电站总装机达到310.2MW,建成全省光伏电池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筹备建设国家级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重点依托“一带一路”加大国际产能合作,在中亚、东欧、东南亚等沿线国家布局太阳能电站项目,全面打开国际市场。力争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光伏产业基地。
(2)同中科院对接引进建设全球之一条深紫外LED项目。 2018年4月1日,中科潞安深紫外LED项目正式奠基,潞安与中科院联合共建中科潞安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深紫外LED外延芯片产业化生产线。2018年10月建成全球首条半导体深紫外LED芯片量产化一期3000万颗生产线。2019年5月底,全球首条大功率量产化紫外LED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并成功搭建中科潞安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一“开发设计”平台,标志着深紫外LED项目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在深紫外LED芯片一期项目工程达产达效的基础上,潞安加快推进二期年产3亿颗深紫外LED外延芯片生产线建设,适时启动长治紫外光电产业园区建设,力争把长治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深紫外LED产业集聚区,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构建新型生物 健康 产业体系,走好生物化工、生物肥料、生物 健康 一体化发展之路
生物产业是21世纪创新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潞安树立跨界融合的理念,推进生物化工与高端煤化工、生物 健康 产业一体化发展,构建以生物耦合、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型高端生物 健康 产业体系。
1.大力发展以油用牡丹、野樱莓为主体的科研、育苗、种植、深加工、保健、医药等全产业链生物 健康 产业。
一是有序推进油用牡丹育苗、种植与深加工基地建设。 潞安坚持把“农民的脱贫致富与企业的转型发展”相结合,全面推进“123”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战略。经过近三年的培育,现已拥有2万亩油用牡丹育苗基地、30万亩种植基地、2000吨/年牡丹籽油深加工能力,种植区域覆盖省内外9个地市57个县区,建成了全国更大的油用牡丹育苗、种植和深加工企业;加强 科技 创新平台对接,牵头成立“油用牡丹产业国家创新联盟”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批准;与国家林业局油用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开展合作,构建了12个油用牡丹 科技 创新平台,推进重大 科技 成果转化,做好油料加工、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加强营销 *** 平台对接,线上与天猫、京东、“中国高端食用油网”等电商平台合作,“智华天宝”品牌成功入选“CCTV央视网商城”优选品牌。线下积极对接北京二商、广药、昂立、中粮等,拓展下游产品高端外销平台。与美国思丹得集团、加拿大福莱克斯食品集团合作,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加拿大市场。
二是推动野樱梅等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潞安有序推进野樱莓推广种植,在已经栽植的1000亩野樱莓基础上,2018年新增野樱莓基地300亩,总面积达到1300亩。未来将打造成为全国更大的野樱莓种植基地。在做好推广种植的同时,潞安进一步瞄准高端化妆品市场,在开发野樱莓原浆的基础上,加大野樱莓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寻求国内外知名酒厂合作开发野樱莓酒类产品,培育高端酒类品牌;开展花青素加工、萃取、提纯重点 科技 攻关,开发高端保健品品牌等。
2.加快推进生物化工、生物化肥一体化战略布局。
一是生物尼龙。 潞安同上海凯赛生物公司合作,成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煤化工与生物化工的深度耦合,生产出性能卓越的长链二元酸和戊二胺,二者聚合而成特种尼龙(5X)。2018年9月,凯赛(乌苏)生物 科技 园一期生物尼龙项目建成投产。 二是生物乙醇联产人造蛋白。 潞安与中科院上海高研院、巨鹏生物公司联合打造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燃料乙醇、人造蛋白示范基地。2018年4月,三方签署了研发合作协议,潞安与巨鹏生物联合推进2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目前正加快推进一期2万吨示范项目施工建设。 三是生物肥料。 紧抓国家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变革时代机遇,加快发展高端生物肥料。一方面,依托天脊集团,推进生物肥、有机肥同无机肥的优势嫁接,积极开发推广水溶肥、滴灌肥、油用牡丹专用肥等;另一方面,引进新加坡伟爱生物 科技 公司“高质伟土壤持续发酵项目”,合作生产生物菌液,将肥料制造、生态农业合作一体化推进。
3.积极 探索 建设“医、康、养”一体化的 健康 产业园区。
2018年5月,潞安与北大医疗产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合资公司“长治市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公司”,着力打造以“医、康、养”为主题,“医、教、研”一体化的区域医疗中心和高端康复疗养基地。目前,双方已完成完成融合,开始正常运行。下一步,新公司将通过引进发展资金、引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进医疗资源和管理资源,实现医院管办分开,进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同时规划在长治市区建立一所以专科为特色的现代化医院,形成以医疗为核心、医康养护一体化全面发展的 健康 产业格局。
树立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理念,打造潞安高端装备“智造”新高地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潞安紧紧把握“中国制造2025”机遇,加快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2017年6月,与全球领先的电气公司厦门ABB公司合作建设中低压开关柜项目,实现强强联合;同ABB、上海交大等大公司、知名院校开放合作,打造了“安易电气”高端制造品牌,建成全国第三家、华北地区更大的变频器检测中心;2018年4月,与ABB公司、上海交大、南京国辰电气联合成立了山西潞安电力电气研究院;深化同上海交大、陕西捷普等合作,积极推进智能永磁同步电机及控制器项目等;2018年9月,与施耐德公司、德国沙尔夫公司分别签署了电气装备制造、煤矿辅助运输装备制造合作协议,标志着潞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迈进了新征程。目前,潞安正着力打造潞安ABB产业园区,力争打造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高端装备“智造”新高地。
积极培育发展氢能产业,打造全国领先的氢能与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基地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代表未来能源发展趋势。同时,山西省拥有大量的焦炉煤气,具有规模优势,制氢成本低。潞安积极把握氢能发展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将传统焦炉煤气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德国Aspens公司合作,开发新型金属膜分离制氢工艺,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与美国AP公司合作,布局建设氢气储存设施及30~50座加氢站;与德国Aspens GmbH公司合作,拟在山西综改示范区内建设500套/年氢燃料电池生产线;与从事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的武汉泰歌、氢燃料电池用户江铃重汽开展下游配套产业合作;2019年6月,成立潞安阿斯本氢动力 科技 公司,标志着潞安氢能源产业迈出了实质性、关键性步伐;2019年7月,与美国AP签署山西潞安空气产品氢能源公司合资协议,是潞安产业转型、发展氢能领域的重要举措。
积极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打造“潞安资本”
放开盘活多元支持产业,进一步实现多极支撑、协同发展
一是做强做优建筑建材产业。加快推进建筑建材板块专业化整合重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全省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对接国家战略,参与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建设,参与海外“一带一路”沿线非洲肯尼亚等地工程项目承揽,进一步拓展建筑建材市场。二是做实做精物流贸易产业。以防范风险和提升效益为重点,稳妥做好物流贸易支持产业,推动贸易实体化、效益化发展。重点依托煤炭经销公司、铁路运营公司、物资贸易公司、日照国贸公司、宜泰铜材制造公司等贸易实体,立足发展煤炭、铜材、焦化、油品、装备、矿石等物流项目,积极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施“互联网+物流”,搭建物流 *** 、信息化管理和电子商务三个平台,实现集团物流贸易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其他产业力争通过改革改制、优化重组、市场化退出等方式,实现全面盘活、自我发展。
强化五大保障体系建设
1.组织保障。 健全组织机构,从集团层面成立了转型升级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担任组长,统一部署高端转型发展;制定集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将重大转型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列入“13710”督办系统强化落实;建立健全“双对标”管理体系,制定煤炭、化工、光伏等各产业板块对标提升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推进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煤炭转型升级综合创新研究院作用,开展转型升级前沿课题研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2.平台保障。 坚持以 科技 创新为引领,推动实现重大转型项目与开放创新平台一体化布局,致力打造煤炭 科技 成果高端转化示范基地,规划实施“个十百千万”计划,走出了一条以高端开放创新平台为支撑,以主导技术、核心技术为引领的高端化发展之路。同时,整合集聚创新资源,积极申报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并拓展与国内外一流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通过共建平台、引进投资、联合培养人才等,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的融合发展,为集团高端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人才保障。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引进一个人才,就是引进一个平台”的理念,依托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蓝点人才计划等,先后柔性引进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顶尖水平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自主培养了100余名具有硕士学历的高技术人才,500余名高技能行业人才。大力培育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十大人才工程”建设,创新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252”计划,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队伍保证和智力支撑。
4.机制保障。 紧抓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窗口期和机遇期,制定集团深化改革工作计划及责任分工,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全面推进化工板块优化重整,发挥集群优势,打造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增长极;深化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有新上项目全部按照股权多元化进行运营,积极引入产业发展基金、央企、国企及民营资本等战略投资,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构建大营销管理体系,强化煤炭与高端蜡、润滑油、精细化学品、牡丹油等一体化布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5.政治保障。 以习总书记对潞安党建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动力,全面运行完善潞安党建调度平台和数字化党建运行体系,不断深化潞安“1234”党建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以“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牵引全年工作,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砥砺本领、增长才干,把加强党的建设同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有机统一起来,确保党建工作与企业转型发展同向同步、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确保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产业转型实践,潞安培育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新的竞争优势,发展质量、产业培育、创新能力、产品开发、开放发展等多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潞安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一是经济效益显著增强。 2018年营业收入1775亿元,实现利润35亿元;201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05.25亿元,实现利润20.62亿元,创近年来更好水平。潞安连续七年位居世界500强,在中国能源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4位,在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排名第6位。 二是环境效益明显提升。 通过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目前潞安原煤生产综合能耗控制在5.4千克标准煤/吨以下,洗煤电力单耗控制在5.7千瓦时/吨以下,各项能耗指标均控制在国家能耗限额标准范围之内。 三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1以下,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19年蝉联“安康杯”竞赛优胜杯企业。
产业竞争优势显著提升
一是 立足煤炭基础产业,统筹推进煤炭去产能与提升优质产能,煤炭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 坚持走差异化、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之路,以 科技 创新为引擎、以高端产品为标志、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在全国率先推进煤基合成油1.0版向煤基精细化学品2.0版迈进; 三是 坚持以 科技 为引领,加快培育生物化工与生物 健康 、半导体光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优势发展、特色经营; 四是 坚持以质量效益为目标,进一步盘活物流贸易、建筑建材等辅助产业。集团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产业竞争优势显著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 注重“平台创新+协同创新”,构建完善了集团、天脊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潞安环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平台,建成全省唯一的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打造煤基 科技 成果高端转化示范基地。 二是 注重“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转化,实现了钴基费托合成工艺及下游技术突破、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生产有效合成气技术突破等,形成了应用推广一批、储备开发一批、攻关研发一批“三个一批”关键技术梯次开发格局。 三是 注重“持续创新+全员创新”,持续实施“三个一”创新机制,强化基层单位创新管理,构建了全员、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长效机制,集团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
高端产品开发大见成效
一是 潞安喷吹煤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成为订立国标的基准,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潞安因此成为中国更大的喷吹煤基地。 二是 坚持差异化、高端化、精细化产品定位,开发出5大类、54种、270多个规格型号的煤基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多项技术和产品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三是 各类高端产品保持行业领先水准。天脊集团主导产品“天脊牌”硝酸磷肥是“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潞安高低压电气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矿、电力、高铁等行业;潞安PERC电池平均转换效率高、性能好、质量优,通过国家“领跑者”认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放发展成效显著
秉承“与能人携手,和巨人同行”的理念, 一是 立足国内市场,围绕企业重点项目、重大技术,与建行、工行、华润、国电、中化工程、上海高研院、山西煤化所、大连化物所等,强强联合、优势嫁接,提升 科技 成果孵化和转化水平。 二是 积极开展国际化对标,目前已同11个国家20余家国际化公司开展了合作。比如,引进美国AP、新加坡胜科等投资180项目,与巨鹏生物联合发展生物乙醇,与雪佛龙开展异构脱蜡生产基础油技术合作,与南非萨索尔开展α烯烃综合利用全球化合作,与德国Aspens公司合作氢燃料电池及超纯氢还原硅矿石生产电子极多晶硅,与美国AP合作布局建设氢气储存设施及加氢站等,不断开创了开放合作的新局面。
本成果为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优秀成果2019(第三届)
成果创造人:游 浩、刘俊义、郭成刚、张路刚、张成银、连 峰、田文香、杨 威、于清泉、冯敏捷、牛王芳、詹 平(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600188)、中国神华(601088)、晋控煤业(601001)、陕西煤业(601225)、山西焦煤(000983)、中煤能源(601898)、华阳股份(600348)、山煤国际(600546)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市场规模、市场份额、规模预测
行业概况
1、定义
煤炭是指植物有机质伴随地球地壳运动,经堆积、沉积、压实等过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缓慢碳化反应所形成的黑色或棕黑色具有可燃性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氢、氧、氮、硫等。煤炭是冶金、煤炭、医药、建材等领域主要原材料,是供热、发电等领域主要燃料。
煤炭行业指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分级生产活动的行业。国内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山西、内蒙等地煤炭产量对全国煤炭总供给的影响显著。
按照煤炭的属性和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无烟煤、烟煤以及褐煤。
2、产业链剖析:大型能源集团前向一体化布局,下游主要应用于四大行业
煤炭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和系统,主要包括采掘机、掘进机等生产设备以及相关的智能化系统;中游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主要煤种有褐煤、烟煤、无烟煤等;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包含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以及建材行业四大类行业。
从参与企业来看,上游包含华科电气、双环、圣亚机械等设备制造商;中游包括国家能源、阳泉煤业、兖州煤业等企业,大型能源集团亦布局上游相关设备制造;下游包括国家电投、山东钢铁等应用行业相关企业。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于高质量发展期
我国煤炭的有序发展可追溯至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后由国家规划发展,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煤炭行业逐渐实现市场化。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基于能源转型的需求,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鼓励智能化与清洁化发展
2021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煤炭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煤炭行业历年的发展目标、煤炭开采的安全性建设、煤炭的清洁与智能化利用等方面:
2021年6月,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配套颁布《煤炭工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地质勘查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基本建设的指导意见》等13个文件。
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逐年精简
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来看,2013-2020年,中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呈下降趋势。行业主题数量规模逐年精简,到2020年,煤炭行业的规上企业数量下降至4331个。
2、我国煤炭行业供需缺口近年来有所缩小
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2020年,我国原煤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原煤产量下降至近十年更低点,为34.1亿吨,主要由于煤炭行业进行结构转型升级。2020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9.0亿吨,基本接近顶峰时期的产量。从我国煤炭的消费量来看,2001-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呈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4亿吨,同比上升0.5%。整体来看,近十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稳定在40亿吨左右水平。
近年来,我国煤炭的供需缺口正在逐渐的缩小。
3、我国煤炭市场规模呈波动态势
2021年3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20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中披露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情况。具体来看,2015-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水平,但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我国近几年能源结构转型所致。2020年,我国煤炭行业规上企业的营收为20002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资源富足区生产企业集聚
从我国煤炭产业链生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煤炭产业链中游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山西、贵州和内蒙古地区,贵州。山西和内蒙古是我国煤矿资源丰富的省市,贵州是南方地区多煤的大省。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企业的分布与资源分布情况一致。
注:颜色越深代表相关企业数量越多。
从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来看,企业的分布数量基本与我国煤矿资源的分布一致,以贵州、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区企业数量为最。从上市企业情况来看,山西省的上市企业数量相对较多,有山煤国际(600546)、晋控煤业(601001)、华阳股份(600348)、潞安环能(601699)、兰花科创(600123)、山西焦煤(000983)等上市企业;北京含有昊华能源(601101)、中煤能源(601898)、中国神华(601088)等龙头上市企业。
2、企业竞争:中国神华在产量与市占率方面位列之一
从产量的分布来看,2020年中国神华的产量占比达到7.5%,是国内相关上市企业中产量前列的龙头企业。陕西煤业和兖矿能源的占比均在3%以上。
注:占比依据企业煤炭业务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而得。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神华占比为6.9%,排名前列,中煤能源以5.7%的份额排名第二。
注:市场份额依据企业煤炭业务收入占全国规上煤炭企业收入的比重而得。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智能化、“绿色低碳”转型,优质产能释放
从我国煤炭行业“两化融合”的文献数量来看,智能化占比超过1/3,且随着政策的重视程度提高,各大生产地均在布局智能化工作面。另外,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高质量发展期,响应“3060”双碳政策的号召,煤炭行业逐渐向“绿色低碳”转型,带动优质产能发展,淘汰劣质产能。再者,近年来相关部门研究建立“基准价+上下浮动”的煤炭市场价格长效机制,我国煤炭售价弹性或逐渐趋弱。
2、未来煤炭规模有望接近21500亿元
依据《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我国未来煤炭消费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另鉴于中短期煤炭作为电力、钢铁、建材以及化工等行业不可替代的燃料和原材料,预计到2027年,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规模接近21500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